GpingFeng/gopal-blog

记录第一次给开源项目提 PR

Opened this issue · 0 comments

本文是深入浅出 ahooks 源码系列文章的第八篇,该系列已整理成文档-地址。觉得还不错,给个 star 支持一下哈,Thanks。

本篇文章算是该系列的一个彩蛋篇,记录一下第一次给开源项目提 PR 的过程(之前好像也有过,不过那个非常小的一个改动),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来。

起因

在写了几篇关于 ahooks 的文章之后,收到了官方同学的私信。

这让我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有点小兴奋和惶恐。

兴奋是,之前感觉参与开源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似乎我也能够去做了。当然也有私心,假如我的简历上有给开源项目做贡献的经历,那岂不是一个不错的加分项?

惶恐的是,我之前没有参与过开源项目,担心自己不能做好这件事。

根据大佬的建议,我决定先从一些 issue 入手,也就是帮忙解决一下 issue。

明确问题OR需求

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一下官方的 issue,看到这么一条。issue 详情

刚好我之前对 useRequest 源码做过一些分析——如何使用插件化机制优雅的封装你的请求。于是我决定 fix 一下这个 issue。

这个 issue 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希望轮询失败后,能够支持最大的轮询次数,假如失败的次数大于这个值,则停止轮询。

编码前准备

首先,从 ahooks 官方 GitHub 中 folk 一份。这个操作我之前已经做了。

第二步,基于 master 切换一个功能分支。如下:

git checkout -b fix/pollingSupportRetryCount

最后就是环境的一些初始化操作,不同的仓库不同,ahooks 如下:

yarn run init
yarn start

功能实现

我们先来看下现在 useRequest 的轮询的实现,其原理主要是在一个请求结束的时候(不管成功与失败),通过 setTimeout 进行重新请求,达到轮询的效果。

onFinally: () => {
  // 省略部分代码...
  // 通过 setTimeout 进行轮询
  timerRef.current = setTimeout(() => {
    fetchInstance.refresh();
  }, pollingInterval);
},

我的想法是,定义一个 options 参数,pollingErrorRetryCount,默认为 -1,代表没有限制。

另外定义一个变量,记录当前重试的次数:

const countRef = useRef<number>(0);

当开发者设置了 pollingErrorRetryCount,并且重试的数量大于该值,我们就直接返回,不执行轮询的逻辑。

当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更新当前重试的次数:

onError: () => {
  countRef.current += 1;
},
onSuccess: () => {
  countRef.current = 0;
},

然后在请求结束的时候,判断重试的次数有没有达到了开发设置的次数,假如没有则执行重试操作。有则重置重试的次数,停止轮询。

onFinally: () => {
  if (
    pollingErrorRetryCount === -1 ||
    // When an error occurs, the request is not repeated after pollingErrorRetryCount retries
    (pollingErrorRetryCount !== -1 && countRef.current <= pollingErrorRetryCount)
  ) {
    // 忽略部分代码
    timerRef.current = setTimeout(() => {
      fetchInstance.refresh();
    }, pollingInterval);
  } else {
    countRef.current = 0;
  }
},

测试用例

上述整体的改造并不困难,但是我在写测试用例的时候,就开始踩坑了,因为我很少书写前端的测试用例,还是针对于 hooks 的测试用例。这里是我耗时最多的地方。

最终用例如下:

// 省略部分代码...
// if request error and set pollingErrorRetryCount
// and the number of consecutive failures exceeds pollingErrorRetryCount, polling stops
let hook2;
let errorCallback;
act(() => {
  errorCallback = jest.fn();
  hook2 = setUp(() => request(0), {
    pollingErrorRetryCount: 3,
    pollingInterval: 100,
    pollingWhenHidden: true,
    onError: errorCallback,
  });
});

expect(hook2.result.current.loading).toEqual(tru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0);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await hook2.waitForNextUpdate();
expect(hook2.result.current.loading).toEqual(fals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1);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await hook2.waitForNextUpdat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2);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await hook2.waitForNextUpdat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3);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await hook2.waitForNextUpdat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4);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4);

act(() => {
  hook2.result.current.run();
});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await hook2.waitForNextUpdat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5);

hook2.unmount();
// 省略部分代码...

大致解释下该测试用例的逻辑,我设置了重试三次,错误之后,运行了三次,errorCallback 就会被调用了 4 次(包括错误那次)。在第五次执行的时候,就不会执行 errorCallback,也就还是 4 次。然后我们手动 run 一次请求,期待 errorCallback 应该执行 5 次。

这里踩了一个坑,就是第五次请求的时候,我之前是会写一个等待定时器执行的操作,但实际上这里它是不会执行定时器的,导致一直报错,在这里折腾了很久。后来删除了下面的代码才执行成功。

act(() => {
  jest.runAllTimers();
});
- await hook2.waitForNextUpdate();
expect(errorCallback).toHaveBeenCalledTimes(4);

文档以及 Demo 补充

毕竟加了一个新的 API 参数,需要在文档中注明,而且中英文文档都需要补充,还加上了一个 Demo 示例。

提 PR

上述都完成之后,就可以提交你的代码了,提交完,去到在你 folk 过来的项目中,可以看到这个。

我们需要点击图中框起来的「Compare & pull request 」,之后就会出现如下图

图来自网络,演示用

默认会帮我们选好分支的,我们只需要完善其中的信息,还有我们之前提交的 message 也可以修改。最好可以用英文来解释,本次提交的内容。

最后点击提交之后就好了。

还有一个提 PR 的入口,如下所示:

最后等待官方 CR 就可以了(上面的实现其实部分是 CR 后改的)。目前该 PR 已经被合入到 master。

总结思考

给开源项目提 PR 操作过程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重点在于需求的修改。往往需要考虑到多种边界场景,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前端的单元测试来帮助我们覆盖全面的场景。

另外,对于一些还没有参与开源项目经验的同学来讲,我觉得类似 ahooks 这种工具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它的模块划分更加清晰,你改了一个模块的功能,影响面可以更好的预估。对新人比较友好。
  • 逻辑相对简单,其实你会发现很多代码说不定在你们的业务项目中的 utils/hooks 文件夹中就有。
  • 社区比较活跃,维护者能够较快的响应。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