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fe/Think

18上半年总结

liyatang opened this issue · 10 comments

18上半年总结

真的是一点感觉都没有,18年就到下半年了。
雅堂问我们“上半年我们做了什么”的时候,细思甚恐,心凉了一大截,上半年感觉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东西,这对于团队来说很危险,对于我自己来说,why?这半年时间干嘛去了?

项目

  • 净菜——进销存和硬件部分的领料&入库
  • station: 税率、售后改价
  • station菜单和路由整理
  • station迁移新UI
  • 提供gm-service库,与业务强关联的工具库,例如xlsx的按需加载
  • 依赖 dependencies devDependencies 合理化(station、ma、bshop、mes)

上半年主要关注的是station,做了一些性能优化和路由整理,不过很多点都是雅堂提出、指导,我去执行,希望下半年能够更积极地去发现一些点(性能、重构、新技术栈),然后主动地去推动它,建设它。

团队

招人

上半年团队来了一次大换血,3~4月份的时候,团队走了4个人,特别是听到siqi也要走的时候,心情有点down。潜意识地觉得siqi会一直在那里,那么很多疑难杂症,复杂的业务逻辑我都可以不用去关心和熟悉。不过低迷过后,感觉到了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责任。

那个时候经常在想一些问题,团队人员流动的利弊?招不招实习生?对于实习生那么不稳定的因素,应该如何培养?招什么样的人?怎样把团队氛围搞起来?

前前后后面试了8个人左右吧,大部分面试者比我优秀,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心虚的。不过面试是一面镜子,能够看出自己的短板,也可以慢慢摸索出作为面试官,关注的点是什么。对比技术,我们更关心的是面试者的求知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

有一个挺后悔的事情,就是面试者很多都是有vue经验的,招人那段时间补了一下vue的一些知识点,一直想着可以总结一下,结果就一直拖着拖着,拖到现在淡忘了,可惜了。

团队

对比伟强和贵松,我只是一个老人,他们的能力比我优秀,特别是贵松,短短一两个月,能力可以独当一面了。至于伟强,web方面相对薄弱一点,而他熟悉的RN我又不了解,所以交流相对少了点。

幸好周五的时候,雅堂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对于新人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带他融入团队,花更多精力去灌输我们的团队精神给新人。用一两月时间去扶正新人,他们会更有核心价值。

而对于整个前端团队来说,上半年制定了一些奖惩机制。管理**上,我很认同雅堂所说的:缩小惩罚,无限放大奖励,从而让大家更积极主动去dosomething,thinksomething。

所以下半年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在伟强和贵松身上,技术上给予他们的帮助不多,但思考模式和做事方法上尽量往我们的团队精神上靠。

输出

输出是一个很重要而细致的点。我们一路的成长,踩过的各种坑,需要沉淀下来,在输出我们精华的同时,慢慢提高团队影响力。但自从《xlsx模块引入优化》后,我就一直没有产出了,细思甚恐。平时踩到的一些坑,会记下来,但就是一直拖着不去深入研究,不去整理,拖着拖着,就相当于没有踩过那个坑了。对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畏惧的事情,你会一直拖着,甚至选择性遗忘吧。

基础

也就是入门的时候看过一遍红宝书,学es6的时候看了一下阮老师的《ECMAScript 6 入门》。基础这一块真的是很烂的。基础烂导致的问题,随着工作时间越久,隐含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家里JavaScript的书一大堆,就是很多时候都沉不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看一看。

成长

思考

这半年来,思考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例如,以前接到一个需求,也就是做需求,一切按照产品想法来,但慢慢地会站在用户角度思考产品逻辑是否可行,从可读性、合理性去思考接口设计是否合理,从后续维护、拓展难度和组件的设计上去思考怎么写代码。

因为喜欢这个团队,也清楚这个团队对自己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会去思考怎样让这个团队一直有活力、如何去构建更好的团队。

review代码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review别人的代码了,可能还是开始阶段,暂时还没啥心得。

跟进station 和 ma的bug

因为3月份把我们系统的移动端搞奔溃了,被抓进了bug群跟进每个bug。慢慢地发现,改bug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虽然找bug的过程有点漫长,特别是别人写的业务。但你会去思考当初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知道了业务逻辑后,去看别人的代码,我觉得比review代码更有感觉。

而且改bug是一个很好提升技术的机会,你会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优化地解决这个bug,对比当初写这个代码的人,你会想得更多,考虑得更全面,也要求你看更多的代码。

反思

为什么上半年没有输出?

下半年展望

  • 激发小团队的活力
  • 补基础(啃书)
  • station和ma重构、专注于web端框架层和性能优化
  • 小程序
  • 个人多输出,成文,分享

🤔Feeling

2018年上半年一下子就结束了,总体感受就是太快乐,好像做了很多东西,也好像没做多少东西。有句话说得很对,时间是有加速度的,加速度会随着年龄增大二增大。步入中年(滑稽脸😶),越来越体会到时间的加速度。

由于年龄的增大,人需要处理事情会越来越多。加上信息爆炸时代,时间的碎片化,一整段的可利用时间会减少。上半年,需求不断,代码也写了不少,事情是做了不少,但是总有一种想不起来的感觉。是因为太久没好好静下心来回顾回顾,总结总结了。

💻Coding & Project

  • gm-xfont 字体库统一
  • station编辑配送单 & 配送单多模板
  • station调度中心切高德地图
  • 授信额度
  • 先款后货
  • 多语言方案落地

上半年,业务和技术方案都有接触。业务上,对整个业务系统的了解更深了,编码更加成熟了。随着业务深入,沟通上更加顺畅,而不是小白阶段,很多东西都一脸懵逼。

但是业务之庞大,后面仍然需要深入学习,这样才能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产品本身,提出更好的意见。一个好的前端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设计美学,更需要沟通能力。只有思考深入了,理论扎实了,才有谈判资本。⛷所以coder之路任重道远呐~

技术上,做了gm-xfon和多语言方案。这两个事情,既学到架构层面上的东西(虽然是皮毛😳),也学到了怎么推进一件事情。技术调研隐隐觉得是自己的弱项,可能是知识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可能是蹩脚的英语(English high不起来...)。 这些都要慢慢加强吧。

⚛team

团队上半年换了血,老人离开,新人进来。初期接手仙人的代码的时候,我记得压力特别大。手接几个需求,各种bug的出现,还有跟产品对接需求,天天奔跑状态。有一段时间,产品和测试找我沟通会问‘你忙的过来吗?’。 瞬间感觉到,这是有温度产品和测试啊。现在回头看那段时间,觉得也没啥的。

新人的引进给团队增加朝气和活力。特别喜欢有活力的队友,技术优秀,代码风*。一起交流一起coding,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从以前被别人引导,到现在需要引导别人。让我发现团队价值观对人影响是最深刻。简单事简单做,复杂事也尽量往简单靠,闭环等等价值观对我影响很大,也让团队保持高效。

🌡think more

关于上半年做了啥?

  • [JavaScript语言精髓]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可能是理论性太强,基础不够扎实?后面再想想
  • [JavaScript设计模式] 还在看,慢慢看,好东西.
  • 坚持每周健身,力量训练! 程序员没有好身体怎么产出好代码?

🚀下半年

  • 把[JavaScript设计模式]看完
  • 把小肚腩消除吧
  • 配送单的恶心代码重构
  • 开源,分享,think more
  • 数据结构补一补

2018年上半年总结

回顾上半年,展望下半年。

项目工程

  • 用户权限管理系统upms
  • 异步任务管理
  • 净菜
  • gm-xlsx导入导出
  • 接手bshop

上半年主要都是按产品需求驱动,实现输出。上半年涉及的工程项目比较多,有station,upms,ma,mes,cds,bshop都有需求,自己都没想到能接触着么多的项目工程。

成长

上半年接触的项目比较多,现在想想还是比较幸运的,在里面学习了并接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 知识沉淀:对大数据性能的解决,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处理,也了解到了前端的导入导出,对硬件电子秤,打印机,扫码枪也有了认识了解,以前都基本上没接触过和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感觉很幸运。
  • 技术盏的补充:认识接触到了新的技术盏mobx,electron。
  • 软技能:对问题(包括bug解决,问题讨论,同事间的交流。。。)的处理能力,感觉都有所提升。做事效率也感觉高了不少。

成长这块,年初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做一个需求,都要有所收获。现在半年过去了,回想一下自己做的需求的收获是啥,幸好感觉还是有点收获的。很大的不足是前几个月对于自己做的东西很少输出总结,从最近输出的分享和总结中,深刻的认识到,在输出总结的同时,不但可以温故而且还可以知心,能让你对这个知识了解更深刻。所以以后有能输出的尽量输出总结吧。

团队

2018年团队的人员流动比较大,告别了好些老人的同时也迎来好多新人。虽然如此,但是团队的氛围还是保持如此有活力,为团队的小伙伴们点赞。

老人虽然离开了,但是给团队积累沉淀了了很多知识,新来的小伙伴能力也很强,感觉每个人都有值的我学习的地方,而且能很快的成长,想想有点可怕。为新来的小伙伴点赞。

工作氛围,不鼓励加班,有自己的观点啥的都可以随便提,相当自由,团队对个人的考察是以个人的学习成长为首要标准,再次为这样的氛围点个赞。

团队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来,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强大。为团队再次在点个赞。

代码质量思考

代码质量对于程序员是永远的伤,现在看到项目工程里面的代码,跟一年前的代码对比,确实赏心悦目了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前端的bug极少,这些都归功于团队的努力。不过,代码里依然存在了很多地雷,也有很多代码存在不合理的地方:bshop,订单,采购,商品库...都在重构,说明了代码还不够完美。虽然,我们现在上了stylelint,standard也只能帮我们解决一些比较基础的bug,如何写出优秀的代码,值得思考。

  • 提升自己代码能力
  • 多看优秀的代码
  • 多review别人的代码,也多让别人review自己的代码
  • 多问多思考
  • 。。。

总之,代码质量问题给团队,公司都带来了巨额代价,想想我们花了多少精力时间改bug,重构代码。

下半年展望

  • bshop重构
  • node 探索研究
  • 多分享多总结
  • 成长

结束语

主动,学习,成长,分享,担责

2018上半年总结

总结离不开几个东西

  • 目标是什么
  • 做到了多少
  • 思考

目标是什么

虽然半年过去了,还是比较清晰的知道上半年定的目标。

## 上半年计划细节 

人 
- 补充人员,得有空余精力花在底层搭建优化上。<= 2 人,有优秀合适的则进,不限工龄。 
- 优化人员,不进(加强引导后)则优化,如果有必要。不定规则,靠感觉。 

q1 
- 优化打印速度 
- UI(产品的UI变更需求 && 预研动画) 
- 数据收集(观察) 
- 开展深度Review 

q2 
- UI(动画全面铺开) 
- 数据收集 (全面铺开) 
- 开展深度Review 

关于目标的制定,我会列出很多点,然后筛选几点认为重要的,留下来。尽量做减法,把控制在自己能做到的。

做到了多少

除了数据收集这 part 不是很满意(只做了很基本的事情),其他都完成了。

思考

关于人员流动

首先人员流动是个很正常的事情。要么无法满足个人发展,要么跟不上团队的节奏。

来来往往,不同的是一起工作的人不同了,但依然一起为相互工作添砖加瓦。这更宝贵,不是么。 不在同一家公司,但依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帮助,给各自前程点盏明灯,那一丝丝的温暖。在工作上,在生活上,在成功上,在失落上。我是个理性的人(缺乏感性,尴尬),却经常被他们教会了很多。

有喜欢稳定的团队,有喜欢流动的团队。我偏向于后者。因为对于团队来说,人员流动只会增加团队总体的知识储备,这要求团队有几个特征:

  • 不会因为人员流动而出现技术空缺。我们追求简单化合理化,也即人员流动不会造成人走了,接盘者没法接。
  • 个人的知识即团队的知识。人员流动了,技术沉淀依然在。
  • 保持紧密技术交流。

关于招人

大概花了两个月时间在招人,利用业务时间。来源于两个平台:拉钩和Boss。我个人更喜欢在Boss上,因为可以对话,更快的和面试者交流。可以第一时间要到面试者的微信,通过多角度去了解面试者。

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

  • 不着急,一切都是缘分。能来的就来,不能来的就不来。
  • 要及时刷Boss,第一时间和新鲜的应聘者交流,先入为主。
  • 实习生算是踩得坑比较多。实习生偏单纯,很多因素会考虑不周,需要跟进一步去协助沟通。最好找大四前期的,容易请假,学校事少。
  • 招人要聊透,相互梳理,这样入职的概率大大提升。
  • 合作沟通依然是第一核心考察要素,技术是敲门砖。
  • 三个原则抛出去,认同的才招。
  • 其他

对于新人来说,前期一定要强关注强交流,尽量在前期融入到团队内。更多的是在软性层面达到统一,闭环+谁难受谁推进,通过实际遇到的案例实际分析来传递和团队内的榜样作用。一旦这两者传递清晰,就可以起到杠杆效应。剩下的事情就如鱼得水了

关于分组

之前都是散养的状态,没有明确的负责业务。散养并不是贬义词,对于有强自主能力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状态。很多大公司都是采用散养的状态。对于非自主的人来说,就会显得比较被动,流于来事做事。
顺着这次人员变动也做了人员分组。分组后责任明确,目标清晰,交流频繁,创造更多可以发挥的机会。效果目前来说非常好。

关于团队

支撑业务和团队成长是一直保持不变的旋律,一切都会围绕他们来转。
支撑业务有高效高质量完成需求、合理解决问题、创造业务想象力。

技术沉淀、技术氛围、团队认同感、团队影响力。
这些都有在做,前三者做的比较好,这也是团队吸引人的地方。至于团队影响力是个潜移默化的事情,没有很特意为止。

团队文化目前还没有,或者说没有强调。文化源于团队平时,如果要提炼还是可以有的。

关于时间

依然会坚持不加班,不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做事情,这样会明显增加质量不高的代码。依然坚持高效率做事情。

关于代码质量

加强了review力度,需组内成员 pass 才能过。
有效确保自己做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把风险降到最低,保持健壮的代码。
报错平台迁移到了fundebug。
上了 stylelint,standard,写优秀的代码,写最佳实践的代码。
目前控制在一周3个bug左右。

关于新事物

技术侧的新事物我们会根据的非常快,出了新技术就会去学习和研究,甚至能以非常快速的方式融入到团队内。这样也是技术氛围的一部分。
在非技术方面就会相对保守,引入政策不会强推,而是

关于认知

认知是个很有趣的东西
不同角度看深圳40周年,有人看到了美,有人看到了浪费,有人看到了深圳的历史,有人看到了背后的城市运营商。
怎么看bug?
怎么看技术压力?
怎么看平时的需求?
怎么看xx?

下半年

团队

  • 核心关注质量
  • 广度:RN轻量化 + Node孵化 + 小程序孵化
  • 深度:完善现有业务,特别是 BShop,MES
  • 氛围、输出、影响力

自己

  • 逐步补齐些技术管理上的缺陷。

最后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h11g commented

记得年初的时候写过上半年的规划和目标,那时候刚从安卓开发接触前端,对前端各种技术都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为何物的状态,当时定下的几个小目标完成度还不错,回头看来这半年成长很多,包括相关的知识面以及技术实践

技术

原生 -> react native

移动开发的乐趣,在于通过自己的代码,在手机上实现各种各样有趣的功能,虽然一直乐于其中,但也想在除此之外的领域多加实践,有机会以一个前端小白的身份加入前端开发的工作,必须得感谢之前同事和leader的信任和指导,react native 开发更是使我从前端的角度和思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移动开发,甚至有种“还有这种操作”的感叹。
在 RN 这一块过渡得还是挺好的,加上熟悉原生开发,这一块甚至比纯前端会更有优势,在这一块做了以下工作:

  • 虽然 react native 学习成本较低,但还是从头学习和总结了 React 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对知识框架有个整体的认识
  • 从原生端桥接了几个 RN 的组件,在需要用到一些目前 RN 还无法提供的功能组件的时候,能更加熟练的结合原生开发出需要的 RN 组件
  • 阅读了一部分 RN 的底层代码,主要是应用初始化这块,对 RN 有了更深的理解,内容太多了,要有规划的阅读还是比较心累的,主要是在项目过程中发现一些奇怪的 bug 需要修复的时候针对性去看了看,其中涉及一些更底层的代码看起来也比较吃力
  • 从 0 到 1 参与了一个 RN 项目的开发,遇到过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从中也得到一些对前端开发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沉淀吧

react native -> web

在接触 react native 开发的同时,也慢慢在理解前端开发的流程,所以也开始接一些 web 的需求,加上已经熟悉 React 和 Redux 等,过渡起来也不算太难,一段时间之后就了解了很多前端开发的技术,虽然都还不深入,至少看到不会觉得懵逼了,主要工作:

  • 年前写了个微信的单页面应用,用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扩散,算是第一个页面吧,不过对于不同屏幕手机兼容性太差,加上着急上线,导致在某些手机上体验不好。后来分析原因是对 css 不够熟悉,为此看了一遍 MDN web 文档,总结了一些 css 的基础知识,后来写页面效率和兼容性都有很好提升
  • 针对 js 薄弱的问题,加上一些语法习惯跟 Java 的差别,开始比较不适应,为此利用空闲时间断断续续过了一遍 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虽然不用项目不需要使用原生 js,很多看过的也慢慢记不清,但是对于写 React 和加深对 js 的理解都挺好处

工作

上半年因为在创业公司,工作强度较大,不过学习到的东西也会很多,加上同事都比较有经验,学习到了很多除了前端技术以外的技能,包括一些开发流程,持续集成和版本管理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项目失败,团队解散,六月有缘加入观麦,如今已经过去一个月,在敏仪的帮助下,对观麦的业务和项目架构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做好现阶段的需求,尽快融入团队,面对更加复杂的业务和各种尚未足够了解的技术,相信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大,得卯足全力,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下半年规划

经过上半年,感觉前端算是入了门吧,下半年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前端开发这一块,增加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程序员也应该熟悉业务,才能更好业务代码避免出现 bug,所以还是要花时间去多熟悉观麦现在的业务和代码,当然了这个做需求写业务代码过程中就能做到
  • 空闲时间深入学习下前端构建工具吧,上半年就想看了,事一多精力就被分走了
  • 小程序
  • 之前沉淀的东西如果有时间还是写成文章吧,毕竟总结了不少东西以后忘了还可以回头看看,遗憾的是在之前公司 wiki 上总结的东西忘了导出,现在都没了,心痛

2018 上半年总结

关于个人

    1. 读书; 读书的限制不单单只有技术了, 很感激旧同事推荐的 <<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它让我意识到, 读书不能只限制在了自己的职业范畴内, 跟考试一个道理, 偏科是考不好的, 应该从各方出发, 知识图谱都是由点绘成线, 由线变为面的, 特别是边界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哲法文史); 并且读书不能只集中在书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读书的过程, 你是如何读这本书的就决定了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什么, 要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千人千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方式, 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同样的道理, 在其他地方也适用;
    2. 健身; 灵活和肉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选择入职到观麦也是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在里面, 客观条件上观麦符合我一切的需求, 让我可以不用放弃健身的, 不用搬家的情况下, 无痛迁移工作; 健身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它能给我不仅带来肉体的美好, 更能给我带来精神的升华; 最直观的表现是直接促使了我早睡早起;
    3. 规划每一天; 坚持每天做反思日记, 吾日三省吾身, 坚持每天做好 TODO-List, 划好轻重关系, 让每天都可以感觉自己活着, 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就过去了;
    1. 专注力; 虽然每天都会给自己规划, 但是总会容易分心, 得提高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 执行力; 每日空想的很多, 但是却很少去执行, 总会想把事情想清楚想透, 但是这并非好事, 应该要尊重现实, 实践才是验证真理的唯一准则, 以后要提高动手能力!
    3. one time more thing; 虽然自己一直将 one time one thing 挂在心中, 但是就是做不到..., 这块也是个短板, 很多聪明人就是一下做太多事而碌碌无为, 虽然我不聪明, 但这才是更恐怖的事情;

关于工作

虽然离开了上一家公司, 但首先还是得感谢上一家公司带给我的成长, 第一份工作确实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不管是沟通还是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校园和职场的不同;
来到观麦几天, 虽然和我理想中的团队有差距, 但是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团队还是有很多值得赞扬的方面不过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这里的技术很丰富也太丰富, 这里的编程风格很自由也太自由, 抗下了你就成长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也希望可以在这里得到成长, 见证一个我期望的团队的出现;

下半年期望

  • 技术
    • 计算机基础
    • Node
  • 个人
    • 将好的方面坚持下去
    • 写文总结(别到下半年总结的时候词穷)

我也来最后一下

坚持就是胜利!

2018年上半年总结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

项目工作

  • mes标签批量打印和标签定制
  • 采购app跟进
  • 溯源码
  • 邀请码优化
  • 司机app

成长

半年来,工作中接触的很多的项目MA、station、bshop、mes、app,虽然穿梭在react与reactnative;mobx与redux之间,但是在这些项目中,接触到了跟多少的知识点,学会更多的技能;总的来说,收获颇丰;对前端的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队伍

这半年团队的人员变动很大,离开了很多老同学也迎来很多新人。老同学离开了,但是很感激他们为队伍做的贡献,同时也储备了很多技术,积累了很多知识。新人的到来,激起了队伍的斗志,增加了活力,也都很6。

代码

一句话高质量代码,bug少,健壮,可拓展性强。现前端的bug越来越少,可见代码质量越来高。然做到这一切的原因就是review代码,可以别人发现代码中的漏洞和考虑的不足的地方,这样让自己意识到问题,从而进一步的成长。同时把代码可组建化,加快工作的效率。

  • 增强代码能力,提高效率
  • 多看优秀的代码
  • 让别人review自己的代码,发现不足之处
  • 多思考多总结

下半年展望

  • 标签打印自定义
  • bshop重构
  • 问题总结,吸收知识
  • 成长

2018年上半年总结

3月底返校忙于毕业相关事宜,回头看来这半年,似乎并没有做什么。

技术

  • 技术栈vue 切换回react
    react 技术栈 原本大三期间便开始使用,后来开始实习工作使用vue 也是挺好的,有个对比;
  • node react ssr
    对于vue react ng 而言,我个人觉得ssr 大部分场景下都是挺鸡肋,耗费服务端性能,还容易造成内存泄露,本着学习的态度逐步的研究了下;
  • vue, react 阅读源码分析
    对于这一点,一直都只是皮毛,粗劣的看看,没有根据问题驱动去看源码;

工作

原本公司挺好的,分工明确,没那么自由,能做的有限,当时是实习生,前后端都有涉及ruby on rails, vue皆有涉及;哈哈哈,感觉在之前公司呆的挺久的,想换个环境,看看别的公司是怎么玩的。机缘巧合下,就加入观麦,如今已经过去接近两个月。技术的角度上说,还挺好玩的,挺喜欢。

代码

代码质量高才是王道

  • 还是应该多思考
  • 重构以前的代码
  • review 优秀的开源项目。(大神写的代码很牛逼很优雅)

下半年展望

  • AST
  • vue, react 源码对比分析
  • ng 还是要深入了解下,工程化思维
  • node 深入
  • 小程序

5月底来观麦到现在毕业,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有些收获了,就简单的写写吧。

个人

还在学校的时候,基本没想过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方向,很多语言都有所涉及。到了大三决定从事JAVA Web方向,学习了ssh、ssm几大框架,跟着学长做了两个项目, 没想到却因此与前端结缘,一入前端深似海,开始深入学习html+css+js、es6+以及现代化前端开发的一些技术。

工作

临近毕业来到观麦,由于之前主要使用的是Vue,对React只是略有了解,并没有真正使用过。匆匆过了一遍React全家桶的文档,接了两个需求,一边看已有的项目代码一边看文档最终也是完成了。。
这个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业务,对发布流程从需求、开发、测试、部署到最终的发布,也有了清晰的认识,理解了三个原则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后面的时间主要投身于多语言相关的工作,用babel写了个多语迁移工具,出了篇文章...目前还在继续,剩下的估计要到下半年总结了。

下半年规划

  • 熟悉业务和gmfe中的库
  • 加强知识的深度。包括React、node这一块。
  • 多思考,多写博客。博客已断更三个月...

路人路过。真棒,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