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etoumai/Career

顶撞上司四条原则

lietoumai opened this issue · 0 comments

说服上司并不是总能够奏效的,很多时候上司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两个选择,一是表示支持,坚决执行上司的决定;二是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也就是“顶撞”的方式,比如争吵,或者干脆拒绝执行上司的决定等,来表明自己对上司决定的反对和不认可。但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承担冒犯上司,甚至丢掉饭碗的风险。

当上司表现糟糕的时候,不去“顶”自己的上司,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好下属,但也不能简单地说能“顶”自己上司的下属就是好下属,有许多优秀的经理人最终不得不选择离职走人,就是因为“政见不同”,把老板给“顶”烦了。

所以,“顶”要顶的对,顶的有道理,顶的让上司能够接受你、感谢你、欣赏你。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好下属。

1.能不顶就不顶

由于我们和上司的追求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以及掌握的信息、承担的压力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与上司之间的想法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并不能代表我们的想法就是正确的,上司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是一般性的商业决策,还是与法律道德有关。以及你有没有义务去顶,这是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是不是超越了你的职责范围等等。

所以,当你想要顶撞上司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和评估“顶”的道理和风险,清楚顶的有没有道理,顶的有没有价值,能不顶就不要顶,这是首要的原则。

2.瞄准了,再射击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不顶,因为有很多问题是没有顶的必要和价值的,但也有一些问题是必须要顶的。比如涉及重大的商业决策,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风险和损失,以及涉及法律和道德的原则性问题,有可能会给企业和上司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顶,即使是必须要顶,也要讲究“顶”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顶,想怎么顶就怎么顶,想顶几次就顶几次。你只有有限的几次机会,瞄准了再射击。就如孔子曰“事君数,斯辱矣。”经常质疑上司的决定,会自受其辱的。

《驭上之道: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上司相处》作者,资深人力资源主管贡扎格·杜福尔认为,如果你一直对上司说不,或者质疑他的决策,他很可能会想方设法地开除你。你要一直等着,直到你确信,你的老板犯了一个重大错误,或者直到你想出一个更好的主意,并且你对此很有信心。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出击。仅仅挑战一个观点或者质疑一个决定是远远不够的。

从这一点来说,你就是一个狙击手,要有耐心,你只有很少的机会,甚至只有一次机会,只有真正的目标出现了,你才能扣动扳机,否则,只会“打草惊蛇”,不会有什么收获。

3.要有底线,不要顶过了

我们说,要等待机会,瞄准了再出击,但也要讲究一个“度”,选择适合的“火力”,不能因为有了“把握”就可以“大火力”攻击。

也就是说,即使“顶”也要有个底线。知道顶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不要顶的过猛了,一旦顶“透”了,双方都很难收场。

当你想要“冒犯”上司时,你要知道上司的底线在哪里。超越了这个底线,你有可能会让上司很难看。如果上司难看了,上司就不会让你好看。每个人都有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不同的上司,不同的事件背景,顶撞的底线是不一样的。你要根据上司的性格和事情的危急大小程度来决定你是不是应该顶撞自己的上司,以及如何顶,顶到什么程度。

有的下属顶起来没有“底线”的概念,常常顶的上司没有退路,没有面子,出手有些狠;也有的下属动不动就顶,今天顶了明天顶,出手有些频。这不仅达不到顶的目的,也很容易把上司顶烦了,顶怒了,最终是自取其辱。

4.顶了之后中,要懂得还面子

顶撞上司必然会让上司感觉没有面子,如果你必须要顶撞上司,你就要想办法在顶撞之后把面子还回去,让你的上司感觉你不是和他作对,而是真诚地帮助他。特别是不要因为自己的顶撞让上司在他人面前失了面子,相反要让他感觉自己很有面子。

人人都需要面子,但上司的面子要比下属的面子大。那些只知道顶撞自己的上司,却不知道“还”面子给上司的下属,最终会落得一个没有面子的下场的。这不是上司“不讲理”,而是你“不懂事”。一个有智慧的下属不会放弃自我的追求,但他会让上司知道自己是“最后的赢家”。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