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Projects

大學 務實專題

摘要

現今對於測試藥物都以動物試驗為重要流程之一,以止痛劑為例,實驗中透過對動物施打藥劑的方式,並觀察其反應,以衡量藥劑的有效性。然而,動物無法直接透過言語表達,此在相關領域有許多的文獻在探討,以小鼠的臉部表情偵測疼痛的可行性,但多數實驗還是以專家進行人工評估,估結果容易因人而異,因此才發展以機器學習進行自動辨識,達到一致的標準。本專題建立在相關文獻上,現以小鼠的臉部特徵進行疼痛辨識時,為樣本存在偏差容易導致自動辨識的誤判,以在原先疼痛辨識的架構上,新增一層的分類器,進行樣本的鑑別以及透過將容易導致誤判的樣本移除來更新資料集,使疼痛辨識的準確率上升。
本專題仿照生成對抗網路的架構,使用兩層分類器,一層作為樣本的鑑別,第二層作為疼痛辨識。透過鑑別器進行樣本鑑別,以此區分出容易導致誤判的樣本,對資料集進行更新以提升疼痛辨識的準確率,並以機器學習取代神經網絡來建構鑑別器,使開發時間能夠大幅縮短。
本專題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以個別小鼠、全體小鼠以及未知小鼠進行疼痛辨識,考慮個體差異的情況下,察不同的資料集,討論模型對於疼痛預測的準確性以及通用性。其中並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討論使用不同的演算法建構鑑別器,如支援向量機與隨機森林的情況下,資料集更新後的數量以及疼痛辨別的準確率是否提升;第二階段針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察實驗的成效,並透過減少樣本數,觀察模型的通用性。
本實驗總共使用六隻小鼠,分別以高速攝影機錄製兩部影片,分別為施打辣椒素前、後,以區分成健康與疼痛,再經由 YOLO 算法,抓取同時具有雙耳、雙眼以及鼻子特徵的影像,並以特徵點之間的歐式距離以及角度為幾何特徵,訓練支援向量機進行疼痛辨識,並以近期相關論文提出使用卷積神經網路預測小鼠疼痛作為對照組,評估效果。
從實驗結果可得知,使用隨機森林建構鑑別器的情況下,進行容易誤判的樣本鑑別並更新資料集後,並再使用支援向量機進行疼痛辨識,其準確率能夠由80%提升至 95%。實驗組與對照組兩者判斷疼痛的結果平分秋色,但前者相較後者能大幅節省時間成本,並當訓練樣本較少時,也能夠維持其效能,不易發生過擬和的情況,具有較高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