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 core 2 app 学习
用VS2017创建Model-Controller-View的MVC项目后。通过工具栏上的运行下拉框可选择不同的运行与调试模式。
可以通过工具栏的运行下拉上选择IISExpress进行运行。
还可以选择项目名称直接通过控制台运行。此时,每个请求的Info日志会输出到控制台上。
dotnet publish 发布项目至Debug目录下。
dotnet publish -o ..\www 发布至当前目录上一级的WWW目录中。
VS2017的发布,只需要右键项目选择发布,按文件夹发布即可。
TODO:原来一个服务器上安了NVXM,现在无法正确安装dotnet2.0.3。
关于在不同平台上发布与部署的参考:参考1
search in google use install nginx on centos ,then step to step.
other step: 参考2 如果发现配置好反向代理后,结果显示 502 Bad Gateway 可以用下面的命令 /usr/sbin/setsebool -P httpd_can_network_connect 1 参考3
通过Nuget安装 Microsoft.AspNetCore 注意Microsoft.AspNetCore 与 Micosoft.netCore.app(控制台app默认)。
通过var builder = new ConfigurationBuilder().AddCommandLine(args);
读取命令行里的参数:dotnet CommandLineSample.dll name=atwind age=100
。
从内存(即代码初始化配置)中加入配置集合.AddInMemoryCollection(settings)
按照AddMethodx的先后顺序,后面的配置会自动覆盖前面的配置。
载入:
var builder = new ConfigurationBuilder().AddJsonFile("cfg.json");
。
读取:configuration["classNo"] configuration["students:0:name"]
集合:索引:属性。
新建OptionBindSample Web网站,选择空模板建立。
把Configuration加为属性。 Configuration.Bind() 把对像与配置进行绑定。
根止录下的appsettings.json会自动读取到。
注掉上一节中的app.run代码块,否则就一直会显示这个运行里的内容。
services.Configure<Class>(Configuration); //注册配置文件与对应的类
这个注册一定要加上。
直接取得注入的结果可以在视图中直接调用:@inject IOptions<OptionBindSample.Class> clsAccesser;
,调用时直接@clsAccesser.Value.属性
即可。
appsettings.json 中的更改,会立即更新到配置属性上去,只需要把原来的
@inject IOptions<OptionBindSample.Class> clsAccesser;
改为:@inject IOptionsSnapshot<OptionBindSample.Class> clsAccesser;
即可。
在Program.cs中的代码public static IWebHost BuildWebHost(string[] args) => WebHost.CreateDefaultBuilder(args)
即为增加配置读取相关的代码,可以自已重写这个方法:WebHost.CreateDefaultBuilder(args).ConfigureAppConfiguration(cfg => { cfg.AddJsonFile("appsettings.json", false, false); }) //替换原CreateDefaultBuilder里的配置信息。
。
查看实现的时候,不要查接口的定义,要找创建的实例(它继承了接口)这时才能看到具体的代码。
如何替换其它的Ioc容器Autofac。示例项目:WebAPI1 只需要把Startup类里面的 ConfigureService的 返回值从 void改为 IServiceProvider即可。而返回的则是一个AutoServiceProvider。
通过Nuget安装Autofac.Extensions.DependencyInjection和Autofac。
在VS2017中右键项目-》添加-》Docker支持-》目标服务器选择Linux(因为我是在Hyper-v的虚拟机上安的Ubuntu)。这时会多一个Dockerfile文件,没有后缀,打开看看,是文本文件(就是个脚本)。
修改生成的默认Dockerfile文件内容。 参考1 。
sudo docker build -t demo:v1 . //注意后边还有一个点呢,构建镜像
。
docker run -p 80:80 -e "ASPNETCORE_URLS=http://+:80" demo:v1
,运行后就会提示你服务可用了。这时就能直接访问了。是不是很容易?
创建一个新的Asp.netCore web 空项目MiddlewareDemo。
创建一个新类 : GuestIpMiddleware.cs ,再增加一个扩展,使用IApplicationBuilder.UserMiddleware() ,当然也可以直接写在Start里,一般的习惯是用扩展,方便修改 。
使用中间件(Middleware):在 Startup.cs 添加 app.UseGuestIp()
创建新的空的webapp项目,这里面是啥也没有。只有两个类,一个Program,一个Start。 WebHost的创建:对于一个程序控制台程序来说,它的入口点便是 Program 中的 Main 方法,ASP.NET Core 程序自然也不例外。
创建IWebHost是由静态类WebHost.CreateDefaultBuilder()这个静态方法来调用的,这个就是真正的入口方法。按F12是可以直接看到源码的(注意:如果安了ReShaper要在Option-》Tools-》Build-》External Sources选项中,选择Navigation to Sources(要选中Decompile methods))。 注意:args方法是会通过AddCommandLine加入到配置方法中的。
CreateDefaultBilder这个静态方法做了以下工作:
- 注册 Kestrel 中间件,指定 WebHost 要使用的 Server(HTTP服务器);
- 设置 Content 根目录,将当前项目的根目录作为 ContentRoot 的目录;
- 读取 appsettinggs.json 配置文件,开发环境下的 UserSecrets 以及环境变量和命令行参数;
- 读取配置文件中的 Logging 节点,对日志系统进行配置;添加 IISIntegration 中间件;
- 设置开发环境下, ServiceProvider 的 ValidateScopes 为 true,避免直接在 Configure 方法中获取 Scope 实例。
- 然后指定 Startup 类,最后通过 Build 方法创建 WebHost 对象。
WebHostBuilder.Build()中创建了IOC用到的IServiceCollection实例。 在方法体中可以找到有个HostingStartupAttribute类。 WebHostBuilder代码参考
- HostingStartupAttribute 给我们一个在其它程序集中做一些启动配置的机会,在我们进行多层开发及模块化的时候非常有用。
- 接着就是查找Startup类,但是,通常我们会使用 UseStartup 的方法来注册 Startup 类,而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将我们的 Startup 类做为一个单例注册到了 DI 系统。
- 而最终 BuildCommonServices 返回一个 IServiceCollection,用于构建 hostingServiceProvider。
- 接下来创建 WebHost。注意:hostingServiceProvider 是 ASP.NET Core 中的第一个 ServiceProvider,也是根 ServiceProvider,但它是在我们的 Starpup 类执行之前创建的,也就是说并不会包含我们在 ConfigureServices 中注册的服务(但包含使用 HostingStartupAttribute 注册的服务)。
WebHost的启动流程:(当WebHost创建完成后,即调用Run方法运行,这里面实际上运行的是RunAsync。)
- 初始化,构建 RequestDelegate(RequestDelegate 是我们的应用程序处理请求,输出响应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我们的 ASP.NET Core 请求管道。)
- 调用 Startup 中的 ConfigureServices 方法,在前面介绍过,我们的 Startup 类已经注册到了 ASP.NET Coer 的 DI 系统中,因此可以直接从 DI 中获取(这里使用的 _hostingServiceProvider 是我们在 WebHost 中创建的根 ServieProvider)。
- 初始化 Http Server。Server 是一个HTTP服务器,负责HTTP的监听,接收一组 FeatureCollection 类型的原始请求,并将其包装成 HttpContext 以供我们的应用程序完成响应的处理。Server的初始化主要是配置要监听的地址。
- 创建 IApplicationBuilder。IApplicationBuilder 用于构建应用程序的请求管道,也就是生成 RequestDelegate。IApplicationBuilderFactory 的默认实现 ApplicationBuilderFactory。
- 配置 IApplicationBuilder。我们比较的熟悉的是在 Startup 类的 Configure 方法中对 IApplicationBuilder 进行配置,其实还有一个 IStartupFilter 也可以用来配置 IApplicationBuilder,并且在 Startup 类的Configure 方法之前执行。然后调用 IApplicationBuilder 的 Build 方法,便完成了 RequestDelegate 的创建。
- 启动 Server,监听请求并响应。Server 本身是并不清楚 HttpContext 的细节的,因此它需要接收一个 IHttpApplication 类型的参数,来负责 HttpContext 的创建。 它的默认实现是 HostingApplication 类,而 ProcessRequestAsync 方法则调用我们上面创建的 RequestDelegate 委托,来完成对 HttpContext 的处理。最后启动 Server。Server 会绑定一个监听端口,注册HTTP连接事件,最终交给 Http2Stream 来处理,通过上面的 hostingApp 来切入到我们的应用程序中,完成整个请求的处理。
- 启动 HostedService。HostedService 为我们提供一个注册后台运行服务的机会,它会在随着我们的 ASP.NET Core 程序启动而启动,并在 ASP.NET Core 停止时进行优雅的关闭。而它是通过 HostedServiceExecutor 来执行的。WebHost 会调用 HostedServiceExecutor 的 StartAsync ,从而完成对 HostedService 的启动。 这里还有对 IApplicationLifetime 启动事件的触发。
WebHostBuild 用来构建 WebHost ,也是我们最先接触的一个类。 它提供了如下方法:
- ConfigureApp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在 ASP.NET Core 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使其更加灵活简洁,可以支持多种数据源。
- UseSetting:UseSetting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它用来配置 WebHost 中的 IConfiguration 对象。需要注意与上面ConfigureAppConfiguration的区别, WebHost 中的 Configuration 只限于在 WebHost 使用,并且我们不能配置它的数据源,它只会读取ASPNETCORE_开头的环境变量UseSetting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它用来配置 WebHost 中的 IConfiguration 对象。需要注意与上面ConfigureAppConfiguration的区别, WebHost 中的 Configuration 只限于在 WebHost 使用,并且我们不能配置它的数据源,它只会读取ASPNETCORE_开头的环境变量。而我们比较熟悉的当前执行环境,也是通过该_config来读取的,虽然我们不能配置它的数据源,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UseSetting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设置_config的机会。而我们通过UseSetting设置的变量最终也会以MemoryConfigurationProvider的形式添加到上面介绍的ConfigureAppConfiguration所配置的IConfiguration对象中。
- UseStartup: UseStartup 这个我们都比较熟悉,它用来显式注册我们的Startup类,可以使用泛性,Type , 和程序集名称三种方式来注册。通过反射创建实例,然后注入到 DI 系统中。
- ConfigureLogging: ConfigureLogging 用来配置日志系统,在 ASP.NET Core 1.x 中是在Startup类的Configure方法中,通过ILoggerFactory扩展来注册的,在 ASP.NET Core 中也变得更加简洁,并且统一通过 WebHostBuild 来配置。
- ConfigureServices: 在上面的几个方法中,多次用到 ConfigureServices,而 ConfigureServices 与 Starup 中的 ConfigureServices 类似,都是用来注册服务的。
ISartup: ISartup 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因为在我们创建一个默认的 ASP.NET Core 项目时,都会有一个Startup.cs文件,包含三个约定的方法,按执行顺序排列如下:
- ConfigureServices : ASP.NET Core 框架本身提供了一个 DI(依赖注入)系统,并且可以非常灵活的去扩展,很容易的切换成其它的 DI 框架(如 Autofac,Ninject 等)。在 ASP.NET Core 中,所有的实例都是通过这个 DI 系统来获取的,并要求我们的应用程序也使用 DI 系统,以便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具弹性,更易维护,测试的应用程序。总之在 ASP.NET Core 中,一切皆注入。关于 “依赖注入” 这里就不再多说。在 DI 系统中,想要获取服务,首先要进行注册,而ConfigureServices方法便是用来注册服务的。
- ConfigureContainer(不常用):ConfigureContainer 是用来替换 DI 框架的,如下,我们将 ASP.NET Core 内置的 DI 框架替换为 Autofac :
public void ConfigureContainer(ContainerBuilder builder)
{
builder.RegisterModule(new AutofacModule());
}
- Configure: Configure 接收一个IApplicationBuilder类型参数,用来构建请求管道的,因此,也可以说 Configure 方法是用来配置请求管道的,通常会在这里会注册一些中间件。所谓中间件,也就是对 HttpContext 进行处理的一种便捷方式。而如Startup中的代码,我们注册了一个最简单的中间件,通过浏览器访问,便可以看到 “Hello ASP.NET Core!” 。
IHostingStartup:一个项目中只能一个Sartup,因为如果配置多个,则最后一个会覆盖之前的。而在一个多层项目中,Sartup类一般是放在展现层中,我们在其它层也需要注册一些服务或者配置请求管道时,通常会写一个扩展方法。然后在 Startup 中调用这些扩展方法。
- WebHost 会在 Starup 这前调用 IHostingStartup,于是可以用
[assembly: HostingStartup(typeof(Zero.EntityFramework.EFRepositoryStartup))]
来进行调用,避免修改Startup代码。但还是需要修改Program中的Host代码,调用UseSetting方法注册。同时还要将相关的dll放到对应的bin目录里。- IHostingStartup 是由 WebHostBuilder 来调用的,执行时机较早,在创建 WebHost 之前执行,因此可以替换一些在 WebHost 中需要使用的服务。
IStartupFilter: IStartupFilter 是除Startup和HostingStartup之处另一种配置IApplicationBuilder的方式。它只有一个Configure方法,是对 Starup 类中Configure方法的拦截器,给我们一个在Configure方法执行之前进行一些配置的机会。WebHost 在执行 Starup 类中Configure方法之前,会从 DI 系统中获取所有的IStartupFilter来执行(方法ConfigureServicees先于Configure执行)。注意:配置都是首次运行时执行一次,后面是不在执行了。
IHostedService:当我们希望随着 ASP.NET Core 的启动,来执行一些后台任务(如:定期的刷新缓存等)时,并在 ASP.NET Core 停止时,可以优雅的关闭,则可以使用IHostedService。见代码:CacheHostService类的实现。
IApplicationLifetime:IApplicationLifetime用来实现 ASP.NET Core 的生命周期钩子,我们可以在 ASP.NET Core 停止时做一些优雅的操作,如资源的清理等。IApplicationLifetime已被 ASP.NET Core 注册到 DI 系统中,我们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注入即可。它有三个CancellationToken类型的属性,是异步方法终止执行的信号,表示 ASP.NET Core 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启动,开始停止,已停止。
参考1
ASP-NET-Core-2-IHostedService
ASPNET-Core-2.0-Stripping-Away-Cross-Cutting-Concerns
Looking-at-asp-net-cores-iapplicationlifetime
IApplicationBuilder: 首先,IApplicationBuilder 是用来构建请求管道的,而所谓请求管道,本质上就是对 HttpContext 的一系列操作,即通过对 Request 的处理,来生成 Reponse。因此,在 ASP.NET Core 中定义了一个 RequestDelegate 委托,来表示请求管道中的一个步骤,它有如下定义:
public delegate Task RequestDelegate(HttpContext context);
。而对请求管道的注册是通过Func<RequestDelegate, RequestDelegate>
类型的委托(也就是中间件)来实现的。它接收一个 RequestDelegate 类型的参数,并返回一个 RequestDelegate 类型,也就是说前一个中间件的输出会成为下一个中间件的输入,这样把他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道。它有一个内部的 Func<RequestDelegate, RequestDelegate> 类型的集合(用来保存我们注册的中间件)和三个核心方法:
Use
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注册中间件的方法,其实现非常简单,就是将注册的中间件保存到其内部属性 _components 中。Build
在 Hosting 的启动中,便是通过该 Build 方法创建一个 RequestDelegate 类型的委托,Http Server 通过该委托来完成整个请求的响应。Build中首先定义了一个 404 的中间件。我们注册的第一个中间件A开始执行,A调用B,B则调用前面介绍的404 的中间件。Run
在我们注册的中间件中,是通过 Next 委托 来串连起来的,如果在某一个中间件中没有调用 Next 委托,则该中间件将做为管道的终点,因此,我们在最后一个中间件不应该再调用 Next 委托,而 Run 扩展方法,通常用来注册最后一个中间件。New
IApplicationBuilder 还有一个常用的 New 方法,通常用来创建分支。New 方法根据自身来“克隆”了一个新的 ApplicationBuilder 对象,而新的 ApplicationBuilder 可以访问到创建它的对象的 Properties 属性,但是对自身 Properties 属性的修改,却不到影响到它的创建者,这是通过 CopyOnWriteDictionary 来实现的。
IMiddleware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中间件本质上就是一个类型为 Func<RequestDelegate, RequestDelegate> 的委托对象,但是直接使用这个委托对象还是多有不便,因此 ASP.NET Core IMiddleware 中只有一个方法:InvokeAsync,它接收一个 HttpContext 参数,用来处理HTTP请求,和一个 RequestDelegate 参数,代表下一个中间件。对于 IMiddleware 类型的中间件的注册,使用 UseMiddleware 扩展方法。 通常我们并不会去实现 IMiddleware 接口,而是采用基于约定的,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定义中间件,而此时,UseMiddleware 方法会通过反射来创建中间件的实例(如果使用接口,那么还要进行DI注册)。
UseWhen 在有些场景下,我们可能需要针对某些请求,做一些特定的操作。当然,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中间件,在中间件中判断该请求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进而选择是否执行该操作。但是有一种更好的方式 UseWhen 来实现这样的需求。从名字我们可以猜出,它提供了一种基于条件来注册中间件的方式(首先使用上面介绍过的 New 方法创建一个管道分支,将我们传入的 configuration 委托注册到该分支中,然后再将 Main 也就是后续的中间件也注册到该分支中,最后通过我们指定的 Predicate 来判断是执行新分支,还是继续在之前的管道中执行。)。 以下是 UseWhen 的一些使用场景:
- 分别对MVC和WebAPI做出不同的错误响应。
- 为特定的IP添加诊断响应头。
- 只对匿名用户使用输出缓存。
- 针对某些请求进行统计。
- 思考:为什么UseWhen在命中条件时使用新的分支AppBuilder?
MapWhen MapWhen 与 UseWhen 非常相似,但是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MapWhen 并没有将父分支中的后续中间件注册进来,而是一个独立的分支,而在 MapWhenMiddleware 中只是简单的判断是执行新分支还是旧分支(条件命中后原先分支直接放弃)。当我们希望某些请求使用完全独立的处理方式时,MapWhen 就非常有用,如 UseStaticFiles。
UsePathBase UsePathBase用于拆分请求路径,类似于 MVC 中 Area 的效果,它不会创建请求管道分支,不影响管道的流程,仅仅是设置 Request 的 Path 和 PathBase 属性。PathString 用来表示请求路径的一个片段,它可以从字符串隐式转换,但是要求必须以 / 开头,并且不以 / 结尾。
Map Map 包含 UsePathBase 的功能,并且创建一个独立的分支来完成请求的处理,类似于 MapWhen。Map 扩展方法比 MapWhen 多了对 Request.PathBase 和 Request.Path 的处理。
在 ASP.NET Core 中,至少要有一个中间件来响应请求,而我们的应用程序实际上只是中间件的集合,MVC 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中间件而已。简单来说,中间件就是一个处理http请求和响应的组件,多个中间件构成了请求处理管道,每个中间件都可以选择处理结束,还是继续传递给管道中的下一个中间件,以此串联形成请求管道。通常,我们注册的每个中间件,每次请求和响应均会被调用,但也可以使用 Map , MapWhen ,UseWhen 等扩展方法对中间件进行过滤。
参考1
conditional-middleware-based-on-request
asp-net-core-and-the-enterprise-part-3-middleware
HttpContext是ASP.NET中的核心对象,每一个请求都会创建一个对应的HttpContext对象,我们的应用程序便是通过HttpContext对象来获取请求信息,最终生成响应,写回到HttpContext中,完成一次请求处理。
IHttpContextFactory WebHost 在启动 IServer 时,会传入一个 IHttpApplication 类型的对象,Server 负责对请求的监听,在接收到请求时,会调用该对象的 ProcessRequestAsync 方法将请求转交给我们的应用程序。IHttpApplication 的默认实现为 HostingApplication。
IFeatureCollection(OWIN是 “Open Web Server Interface for .NET” 的首字母缩写,它定义了一套Web Server和Web Application之间的标准接口,主要用于解除 ASP.NET 与 IIS 的紧密耦合。为此,OWIN 定义了四个核心组件:Host, Server, Middleware, Application,并为Server和Middleware的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 Func<IDictionary<string,object>,Task> 类型的标准接口。每一个OWIN中间件,都会接收到一个 IDictionary<string,object> 类型的变量,用来表示当前请求的相关信息,也称为环境字典。每一个支持OWIN标准的 Web Server 都会根据请求的原始上下文信息,封装成这个环境字典,然后在OWIN中间件之间传递,进而完成整个请求的处理。环境字典定义了一系列预先约定好的Key,比如:用 "owin.RequestBody" 来表示请求体,"owin.RequestHeaders" 来表示请求头,"owin.RequestMethod" 来表示请求方法等。OWIN是随着ASP.NET MVC5进行到我们的视线中,在当时,ASP.NET WebAPI 2.0 也基于OWIN实现了自寄宿模式。再后来,提出了 ASP.NET 5 与 MVC6,完全是基于OWIN的模式来开发的,再到今天的 ASP.NET Core,OWIN的概念已被模糊化了,但是还是随处可以见到OWIN的影子,并且也提供了对 OWIN 的扩展支持。)在 ASP.NET Core 中,提出了 IFeatureCollection 的概念 (ConcurrentDictionary<Type, object> _features) ,它本质上也是一个 IDictionary<string,object> 键值对,但是它具有面向对象的特点,相对于 IDictionary<string,object> 更加清晰,容易理解,并且Server构建成这样一个对象也很容易。ASP.NET Core 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特性对象,如 Session, Cookies, Query, Form, WebSocket, Request, Response 等等, 更详细的列表可以查看 Microsoft.AspNetCore.Http.Features。
HttpContext 用来表示一个抽象的HTTP上下文,而HttpContext对象的核心又体现在用于描述请求的Request和描述响应的Response属性上。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一些与当前请求相关的其他上下文信息,如描述当前HTTP连接的ConnectionInfo对象,控制WebSocket的WebSocketManager,代表当前用户的ClaimsPrincipal对象的Session,等等。当需要对整个管道共享一些与当前上下文相关的数据,可以将它保存在 Items 字典中。而在 ASP.NET Coer 1.x 中还包含一个管理认证的AuthenticationManager对象,但是在 2.0 中,将它移到了 AuthenticationHttpContextExtensions 中,因为用户认证本来就一个相对复杂且独立的模块,把它独立出去会更加符合 ASP.NET Core 的简洁模块化特性。
HttpRequest HttpRequest 可以用来获取到描述当前请求的各种相关信息,比如请求的协议(HTTP或者HTTPS)、HTTP方法、地址,以及该请求的请求头,请求体等。HttpRequest是一个抽象类,它的默认实现是DefaultHttpRequest。Revision 属性发生变化时,清空Feature实例的缓存。 当 Revision 生成变化时,会将 Cache 设置为 null , 然后重新从 IFeatureCollection 中获取,最后更新 Revision 为最新版本,相当于一个缓存工厂。.Fetch方法使用了[MethodImpl(MethodImplOptions.AggressiveInlining)]特性,表示该方法会尽可能的使用内联方式来执行。而内联是一种很重要的优化方式, 它允许编译器在方法调用开销比方法本身更大的情况下消除对方法调用的开销,即直接将该方法体嵌入到调用者中。
HttpResponse 是一个抽象类,我们使用它来输出对请求的响应,如设置HTTP状态码,Cookies,HTTP响应报文头,响应主体等,以及提供了一些将响应发送到客户端时的相关事件。HttpResponse 的默认实现为 DefaultHttpResponse ,它与 DefaultHttpRequest 类似,只是对 IHttpResponseFeature 的封装,不过 ASP.NET Core 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扩展方法,如:我们在写入响应时,通常使用的是 Response 的扩展方法 WriteAsync。
IHttpContextAccessor 它的定义非常简单,就只有一个 HttpContext 属性,它在ASP.NET Core 中还有一个内置的实现类:HttpContextAccessor。在 ASP.NET 4.x 我们经常会通过 HttpContext.Current 来获取当前请求的 HttpContext 对象,而在 ASP.NET Core 中,HttpContext 不再有 Current 属性,并且在 ASP.NET Core 中一切皆注入,更加推荐使用注入的方式来获取实例,而非使用静态变量。因此,ASP.NET Core 提供了一个 IHttpContextAccessor 接口,用来统一获取当前请求的 HttpContext 实例的方式。 不过,ASP.NET Core 默认并没有注入 IHttpContextAccessor 对象,如果我们想在应用程序中使用它,则需要手动来注册。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认证已不再是简单的将用户凭证保存在浏览器中,而要适应多种场景,如App,WebAPI,第三方登录等等。在 ASP.NET 4.x 时代的Windows认证和Forms认证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在ASP.NET Core 中对认证及授权进行了全新设计,使其更加灵活,可以应付各种场景。
AuthenticationHttpContextExtensions 类是对 HttpContext 认证相关的扩展,主要包括如上6个扩展方法,其它的只是一些参数重载。
- SignInAsync 用户登录成功后颁发一个证书(加密的用户凭证),用来标识用户的身份。
- SignOutAsync 退出登录,如清除Coookie等。
- AuthenticateAsync 验证在 SignInAsync 中颁发的证书,并返回一个 AuthenticateResult 对象,表示用户的身份。
- ChallengeAsync 返回一个需要认证的标识来提示用户登录,通常会返回一个 401 状态码。
- ForbidAsync 禁上访问,表示用户权限不足,通常会返回一个 403 状态码。
- GetTokenAsync 用来获取 AuthenticationProperties 中保存的额外信息。
它们的实现都非常简单,与展示的第一个方法类似,从DI系统中获取到 IAuthenticationService 接口实例,然后调用其同名方法。因此,如果我们希望使用认证服务,那么首先要注册 IAuthenticationService 的实例。 AddAuthenticationCore 中注册了认证系统的三大核心对象:IAuthenticationSchemeProvider,IAuthenticationHandlerProvider 和 IAuthenticationService,以及一个对Claim进行转换的 IClaimsTransformation(不常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三大对象。
- IAuthenticationSchemeProvider 首先来解释一下 Scheme 是用来做什么的。因为在 ASP.NET Core 中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认证方式(如,cookie, bearer, oauth, openid 等等),而 Scheme 用来标识使用的是哪种认证方式,不同的认证方式其处理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Scheme是非常重要的。IAuthenticationSchemeProvider 用来提供对Scheme的注册和查询。.AddScheme 方法,用来注册Scheme,而每一种Scheme最终体现为一个 AuthenticationScheme 类型的对象。每一个Scheme中还包含一个对应的IAuthenticationHandler类型的Handler,由它来完成具体的处理逻辑。
- IAuthenticationHandlerProvider 在 ASP.NET Core 的认证系统中,AuthenticationHandler 负责对用户凭证的验证。AuthenticationHandler的创建是通过 IAuthenticationHandlerProvider 来完成的。Provider 只定义了一个 GetHandlerAsync 方法,来获取指定的Scheme的Hander,在 ASP.NET Core 中,很多地方都使用了类似的 Provider 模式。 AuthenticationHandlerProvider 首先使用 IAuthenticationSchemeProvider 获取到当前Scheme,然后先从DI中查找是否有此Scheme中的Handler,如果未注册到DI系统中,则使用 ActivatorUtilities 来创建其实例,并缓存到内部的 _handlerMap 字典中。
- IAuthenticationService 本质上是对 IAuthenticationSchemeProvider 和IAuthenticationHandlerProvider 封装,用来对外提供一个统一的认证服务接口。 SignInAsync和SignOutAsync则使用了独立的定义接口,SignInAsync 和 SignOutAsync 之所以使用独立的接口,是因为在现代架构中,通常会提供一个统一的认证中心,负责证书的颁发及销毁(登入和登出),而其它服务只用来验证证书,用不到SingIn/SingOut。 而 IAuthenticationService 的默认实现 AuthenticationService 中的逻辑就非常简单了,只是调用Handler中的同名方法。
- AuthenticateResult 用来表示认证的结果。它主要包含一个核心属性 AuthenticationTicket。我们可以把AuthenticationTicket看成是一个经过认证后颁发的证书,其 ClaimsPrincipal 属性我们较为熟悉,表示证书的主体,在基于声明的认证中,用来标识一个人的身份(如:姓名,邮箱等等)。AuthenticationProperties 属性用来表示证书颁发的相关信息,如颁发时间,过期时间,重定向地址等等。 在上面最开始介绍的HttpContext中的 GetTokenAsync 扩展方法便是对AuthenticationProperties的扩展。 Token扩展只是对AuthenticationProperties中的 Items 属性进行添加和读取。
- IClaimsTransformation 用来对由我们的应用程序传入的 ClaimsPrincipal 进行转换,它只定义了一个 Transform 方法,其默认实现,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返回。它适合于全局的为 ClaimsPrincipal 添加一些预定义的声明,如添加当前时间等,然后在DI中把我们的实现注册进去即可。
Usage 见CodeDiff 。
HttpAbstractions 提供了统一的认证规范,在我们的应用程序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来灵活的扩展适合的认证方式。不过在 Security 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实现方式,也包含了 Cookie, JwtBearer, OAuth, OpenIdConnect 等较为常用的认证实现。
ASP.NET Core 在GitHub上的开源地址为:https://github.com/aspnet ,包含了100多个项目,ASP.NET Core 的核心是 HttpAbstractions ,其它的都是围绕着 HttpAbstractions 进行的扩展。上述内容只包含 Hosting 和 HttpAbstractions ,它们两个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ASP.NET Core 运行时,不需要其它模块,就可以轻松应对一些简单的场景。
Forms认证很难进行扩展,因此,在 ASP.NET Core 中对认证与授权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使用基于声明的认证(claims-based authentication),以适应现代化应用的需求。
基于声明的认证 在传统的身份认证中,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它自己的验证用户身份的方式,以及它自己的用户数据库。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很难集成多种认证方式以支持用户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访问我们的应用程序,比如组织内的用户(Windows-baseed 认证),其它组织的用户(Identity federation)或者是来自互联网的用户(Forms-based 认证)等等。 而Claim 是关于一个人或组织的某个主题的陈述,比如:一个人的名称,角色,个人喜好,种族,特权,社团,能力等等。它本质上就是一个键值对,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保存用户信息的方式,可以很容易的将认证和授权分离开来,前者用来表示用户是/不是什么,后者用来表示用户能/不能做什么。因此基于声明的认证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 将认证与授权拆分成两个独立的服务。2. 在需要授权的服务中,不用再去关心你是如何认证的,你用Windows认证也好,Forms认证也行,只要你出示你的 Claims 就行了。
ASP.NET Core 中的用户身份 在 ASP.NET Core 中,使用Cliam类来表示用户身份中的一项信息,它由核心的Type和Value属性构成。一个Claim可以是“用户的姓名”,“邮箱地址”,“电话”,等等,而多个Claim构成一个用户的身份,使用ClaimsIdentity类来表示。下面,我们演示一下用户身份的创建:
// 创建一个用户身份,注意需要指定AuthenticationType,否则IsAuthenticated将为false。
var claimIdentity = new ClaimsIdentity("myAuthenticationType");
// 添加几个Claim
claimIdentity.AddClaim(new Claim(ClaimTypes.Name, "bob"));
claimIdentity.AddClaim(new Claim(ClaimTypes.Email, "bob@gmail.com"));
claimIdentity.AddClaim(new Claim(ClaimTypes.MobilePhone, "18888888888"));
//如上,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任意个的Claim,最后我们还需要再将用户身份放到ClaimsPrincipal对象中。
ClaimsPrincipal 那么,ClaimsPrincipal是什么呢?在 ASP.NET 4.x 中我们可能对IPrincipal接口比较熟悉,在Controller中的User属性便是IPrincipal类型。可以看到IPrincipal除了包含用户身份外,还有一个IsInRole方法,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属于指定角色,在基于角色的授权当中便是调用此方法来实现的。而在 ASP.NET Core 中,HttpContext直接使用的就是ClaimsPrincipal类型,而不再使用IPrincipal。而在ClaimsPrincipal中,可以包含多个用户身份(ClaimsIdentity),除了对用户身份的操作,还提供了针对Claims的查询。由于HTTP是无状态的,我们通常使用Cookie,请求头或请求参数等方式来附加用户的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这就涉及到序列化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将principal对象包装成AuthenticationTicket对象。 AuthenticationTicket 当我们创建完ClaimsPrincipal对象后,需要将它生成一个用户票据并颁发给用户,然后用户拿着这个票据,便可以访问受保持的资源,而在 ASP.NET Core 中,用户票据用AuthenticationTicket来表示,如在Cookie认证中,其认证后的Cookie值便是对该对象序列化后的结果。 用户票据除了包含上面创建的principal对象外,还需要指定一个AuthenticationScheme (通常在授权中用来验证Scheme),并且还包含一个AuthenticationProperties对象,它主要是一些用户票据安全方面的一些配置,如过期时间,是否持久等。最后,我们可以将票据(token)写入到Cookie中,或是也可以以JSON的形式返回让客户端自行保存,由于我们对票据进行了加密,可以保证在网络中安全的传输而不会被篡改。 Microsoft.AspNetCore.Authentication 上面,我们介绍了身份票据的创建过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ASP.NET Core 中的身份认证。ASP.NET Core 中的认证系统具体实现在 Security 项目中,它包含 Cookie, JwtBearer, OAuth, OpenIdConnect 等。 认证系统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扩展,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的实现自定义认证方式。
Usage 而对于认证系统的配置,分为两步,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注册服务和配置中间件。 Microsoft.AspNetCore.Authentication,是所有认证实现的公共抽象类,它定义了实现认证Handler的规范,并包含一些共用的方法,如令牌加密,序列化等,AddAuthentication 便是其提供的统一的注册认证服务的扩展方法。 AddScheme 在上面的 AddAuthentication 中返回的是一个AuthenticationBuilder类型,所有认证Handler的注册都是以它的扩展形式来实现的,它同时也提供了AddScheme扩展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加方便的来配置Scheme。 AddScheme 扩展方法只是封装了对AuthenticationOptions中AddScheme的调用,AddCookie便是调用该扩展方法来实现的。
AddRemoteScheme 看到 Remote 我们应该就可以猜到它是一种远程验证方式。首先使用PostConfigure模式,对RemoteAuthenticationOptions进行验证,要求远程验证中指定的SignInScheme不能为自身,这是为什么呢?后文再来解释。然后便是直接调用上面介绍的 AddScheme 方法。关于远程验证相对比较复杂,在本章中并不会太过深入的来介绍,在后续其它文章中会逐渐深入。 UseAuthentication 在上面,注册认证中间件时,我们只需调用一个UseAuthentication扩展方法,因为它会执行我们注册的所有认证Handler(只是注册了一个 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而已)。
认证Handler 上文中多次提到认证Handler,它由统一的AuthenticationMiddleware来调用,负责具体的认证实现,并分为本地认证与远程认证两种方式。在本地验证中,身份令牌的发放与认证通常是由同一个服务器来完成,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场景,对于Cookie, JwtBearer等认证来说,都属于是本地验证。而当我们使用OAuth, OIDC等验证方式时,身份令牌的发放则是由独立的服务或是第三方(QQ, Weibo 等)认证来提供,此时在我们的应用程序中获取身份令牌时需要请求远程服务器,因此称之为远程验证。 AuthenticationHandler 是所有认证Handler的抽象基类,对于本地认证直接实现该类即可。 对于HandleAuthenticateAsync的实现,大致的逻辑就是从请求中获取上面发放的身份令牌,然后解析成AuthenticationTicket,并经过一系列的验证,最终返回ClaimsPrincipal对象。 RemoteAuthenticationHandler 便是所有远程认证的抽象基类了,它继承自AuthenticationHandler,并实现了IAuthenticationRequestHandler接口。 在上面介绍的AuthenticationMiddleware中,提到它会先执行实现了IAuthenticationRequestHandler 接口的Handler(远程认证),之后(若未完成认证)再执行本地认证Handler。而RemoteAuthenticationHandler中核心的认证逻辑便是 HandleRequestAsync 方法,它主要包含2个步骤:
- 首先执行一个抽象方法HandleRemoteAuthenticateAsync,由具体的Handler来实现,该方法返回的HandleRequestResult对象包含验证的结果(跳过,失败,成功等),在成功时会包含一个ticket对象。
- 若上一步验证成功,则根据返回的ticket,获取到ClaimsPrincipal对象,并调用其它认证Handler的Context.SignInAsync方法。
也就是说,远程Hander会在用户未登录时,指引用户跳转到认证服务器,登录成功后,解析认证服务器传回的凭证,最终依赖于本地Handler来保存身份令牌。当用户再次访问则无需经过远程Handler,直接交给本地Handler来处理。由此也可以知道,远程认证中本身并不具备SignIn的能力,所以必须通过指定其它SignInScheme交给本地认证来完成 SignIn。对于其父类的HandleAuthenticateAsync抽象方法则定义了一个默认实现:“直接转交给本地验证来处理”。当我们需要定义自己的远程认证方式时,通常只需实现 HandleRemoteAuthenticateAsync 即可,而不用再去处理 HandleAuthenticateAsync 。 基于声明的认证并不是微软所特有的,它在国外被广泛的使用,如微软的ADFS,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等。在基于声明的认证中,对认证和授权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认证用来颁发一个用户的身份标识,其包含这个用户的基本信息,而对于这个身份的颁发则由我们信任的第三方机构来(STS)颁发(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来颁发)。而授权,则是通过获取身份标识中的信息,来判断该用户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