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为了讲道理,我们需要做点什么?
1.逻辑之理 2. 语言能到达的语义之理 3. 虽然局限但却有用的经验之理不讲道理这件事,我们天天干 你要做事情的时候,你要的三步走的计划是什么。
- 逻辑之理与演绎、归纳的关系 2. 逻辑论证中的有效性与真 3. 两种有效的逻辑之理与两种无效的逻辑之理。 1.肯定前件式 vs 肯定后件式 2.否定后件 vs 否定前件
三段论:词项层面的逻辑推理 s是p的推理好处 拆解三段论的词项 1.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2.小项(S)、大项(P)和中项(M) 量词如何影响三段论逻辑的推理 1. 三段论中的四类量词 缩写
巴巴拉式 判断三段论是否有效的方便法门 1.词项使用出错 2.量词使用有误
2.排中律:决绝地切割“是”与“不是”
二“美”推理:坑里有温泉水
假言三段论:“如果……那么……”的葫芦串 假言中的滑坡:见风就是雨
混淆概念: 不顾语境,乱贴标签 层次混乱:曹操的两个头盖骨 稻草人谬误:堂吉诃德的假想敌
正文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跟哲学相关的问题,就是讲道理、讲逻辑。我们今天常常说做事要讲道理,我们互相讨论,甚至是辩论的时候,就牵涉到了很多关于道理背后的道理,也就是逻辑。而这些,恰恰是哲学拿手本领。 哲学是怎么样的一种讲道理的方法和工具。 第一,你得说服别人;第二,得说服你自己。 哲学的特征是什么?它牵涉的领域非常广,能够对很多战略性的问题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每个人都会碰到战略问题,但是又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就是哲学问题的本质。
第一个部分 逻辑论证:思考的方法与原则 掌握各种推理的工具
第二个部分叫《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要研究哲学思维背后的心理根基问题,揭示人类非理性的根源。
第三部分的内容,《心灵哲学:谁在思考》,就是讲道理的对象的本质是什么。谁在进行心理活动?当然是人,什么东西又是我们沟通的对象?显然还是人,所以人本质是什么?人类的心灵活动的本质又是什么?这就是心灵哲学所考虑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构成了我们如何讲道理的根本性考虑。
第四部分,《认识论:你在思考什么》,要考虑我们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什么东西是知识,什么东西是信念。这个辨别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世界是信息爆炸的世界,我们怎么样用自己的哲学头脑,从中遴选出哪些是真知识,哪些是信念,这个本事怎么锤炼,这就是第四部分的任务。
第五部分,题目是《语言哲学:你用什么思考》,这一部分要讨论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语言的本质,以及它和心灵、世界的关系。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所有问题,都预设了我们是能够进行语言交流的。
如果是在一个比较健康的社会氛围里,一种讲道理的氛围里,每个人他讲出来的道理也是随时准备给其他人检查的,别人只要言之成理就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那么各种各样的错误就有可能在第一个环节中被消灭掉。讲道理的社会,比不讲道理的社会,它所具有的容错性更高。
1.有耐心听不同意见的人的论证 2.学外语,虚拟语气 虚拟语气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大家看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不同,让大家在使用虚拟语气的时候,意识到这是假的,不是真的。 3.说话,写文章多用 "我"少用 "我们",除非"我们"的所指是确定的在经验的指导下使用逻辑
第一个部分,叫《逻辑与论证:思考的一般方法与原则》,是对逻辑思维的一个反思性讨论。我们大致会讲三类道理。一类是逻辑之理(批判性思维),第二个是语义之理,第三类叫经验之理。我们介绍的偏向第三类,经验之理
传统的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也许更多强调的是逻辑之理,它们忽视的是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和自然积累所形成的那些经验,对于逻辑工具的使用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首先是一个经验的动物,我们的确不能够违背逻辑,但是不违背逻辑,仅仅是我们把事情做成、把道理讲通的必要条件,它远远都不是充分条件。换言之,我们恰恰是在经验的导向下,才有选择地使用一些逻辑工具为我们所用的。
逻辑之理就是根据逻辑推理规则而确定的讲道理的方式 如: 如果小张的钥匙在他的小包里,而他的小包又放在他的大包里,小张的钥匙在哪里?显然就在他的一个大包里
逻辑之理的特点是什么?你不要做任何的经验调查,你甚至也不需要对语词的含义进行深入地考究,比如一个人如果连钥匙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他把钥匙以为是一种食物,他也能够得出钥匙在他大包里这样一个结论。逻辑它是一个弥漫宇宙的东西,它的覆盖范围是什么?我认为是整个世界,无所不在。
语义之理,就是奠基于我们使用的语词之间的意义关系的那些道理。
例如: 如果小张他买了一只包包是咖啡色的,它必定也就是褐色的。为什么呢?因为咖啡色和褐色它指的就是同一种颜色。 你要知道这件事情,你就必须真的要知道咖啡是什么颜色,你要在语词和语词所指称的这种具体的颜色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这些词的意义是什么。这和前面的逻辑之理是有差别的,逻辑之理里面你可以完全不知道钥匙是什么。
语义之理它的适用范围是多少呢?就是我们的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这个世界。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我们语言所能表达的世界,可能要比我们的世界本身来得小一点,我们必须得谦虚地认为,我们人类的语言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
第三重道理是什么?经验之理,它是奠基于我们既有知识框架和背景知识的道理。
案例: 就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这种推理,这个小子能够考上北大,这是不现实的事,他以前的模拟考的成绩都这么差,他怎么可能会考上北大?他考上北大这件事情,尽管它在语义上是没问题,在逻辑上也是可能,但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事不太会发生。 这一重道理它的适用范围,相对来说是局限于我们的经验,而且它推论的结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因为的确存在着某个差生考上北大的逻辑可能性。但是它却非常管用。比如警察要判案子的时候,往往会找那些有前科的人儿,而有前科的人的确他犯案的概率要比别人高这么一点点。 很显然,**我们的背景知识和我们的常识所能够覆盖的这个世界,要比语言所能够覆盖的世界稍小一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语言能够覆盖一些在经验上看来很荒谬的事情。**比如昨天晚上我和美国的某个政要在月亮背面喝酒,这句话是我们的语言能够表达的,你也可以理解,但显然不符合经验之理,这事不太可能会发生。
-
马未都:司马光没有砸缸(逻辑之理) 首先我们来看逻辑之理。比如说文物鉴定,马未都先生曾经就和一个宋史专家进行过一场对谈,里面就讨论一个问题,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如果有人在市场上买了一只缸,是宋朝的缸,这是司马光砸的那个缸。马未都就会跳出来说这肯定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马未都会告诉你,在宋代制作缸的技术,做不出这么大的缸。 这里面就是个逻辑问题了。这有两个命题,司马光砸缸是真的。如果司马光砸缸是真的,那么司马光那时候真的有一个缸给他砸,而且这个缸会大到能够装一个小孩。马未都会说,这样大的缸是不存在。显然一个说缸存在,一个说缸不存在,那不就是逻辑矛盾吗?
-
你喜欢吗?我暧昧(语义之理) 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人有时候爱模糊,也就是我们不愿意说清楚现在的状态,说话有可能都会留有分寸,觉得把说话说得活络一点,不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清楚,以后为人处事就有好处。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有时候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犯下语义层面上的错误。比如很多大的领导到不同的地方去视察工作,他经常说我们非常重视你们部门的工作,我们也非常重视你们部门的工作。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了,重视这个词的语义是什么,就是把某物当成聚焦点,然后忽略他者,这叫重视。你如果什么都重视的话,平均用力,实际上你就等于没有什么都重视了。大家可以想想看,我们是不是经常犯这样的一个错误?
-
张三被外星人拐走了?(经验之理) 我们再可以去讲讲经验之理。关于经验之理,我们可以举个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比如张三他失踪了,失踪了以后大概过了24小时、48小时,可以到警察那里去报备,然后警察就会问了,张三有没有仇家?会不会被别人绑架?张三没有仇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有一个小警察提出一个可能性了,张三是被外星人掠走了。大的警察肯定会说,你一边凉着去,不要在捣蛋。 张三被外星人抓走这件事情,请问在逻辑上是不是可能?当然是可能的。在语义上有毛病吗?在语义上它没有产生任何不通的地方,但为什么警长就要把这个可能性给排除掉了?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日常的经验。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没有任何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支持外星人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一个结论,你随便假设这件事就显得过于轻浮
第一步,你要看看你要做的这个工作的规划,在逻辑上有毛病吗。 第二步,是不是语义上的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一个经验上的问题了。
这三个世界从大到小显然是有一个重叠的部分,我们人类所处的现实的状况就是这三重道理相互交叉的环境,所以具体要用哪个道理,还是要妙用于心。不能够机械地说一定要从哪里出发,要看哪个东西,第一步就触发了你的论证思维的启动。 因为我前面也讲过一个观点,就传统的批判性思维,它比较重视的是逻辑之理,我可能会强调语义之理,特别是经验之理更多一点。逻辑之理很重要,语义之理也很管用。但是在逻辑和语义都说得通的情况下,你仍然要用经验来进行校准,否则的话,你仍然可能会犯错误。
市面上的哲学书,它讲到论证的时候,主要是把论证分为两类,一个是演绎论证,一个是归纳论证,今天我们讲的逻辑之理,实际上就是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是一种从普遍出发,走向个别的推理方式。比如人皆有一死,这是个普遍性的。那么张三是个人,张三是个具体的人。那么从前面这两个命题出发,你就可以得出,张三他也是终有一死的。这就是从普遍出发走向个别的案例。
那归纳则是倒过来的,是从个别出发,走向普遍。比如你跑到外星球上,你想知道外星球上的外星人他会不会死。结果你发现外星人张三老了死了,外星人李四他老了也死了,你采样了3万个外星人,都死了。你就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凡是外星人也皆有一死。这就是从对个别的外星人的观察出发,来达到一个更加普遍的结论。
什么叫有效性呢?我们在逻辑的这个范围里面讨论有效性,它讨论的就是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能够推出来。
这个结论它本身是不是真的和它是否是有效,这是两个话题。请注意,逻辑不负责检查假说与事实,你若有一个错的假设,你若有一个错的观察,这个观察并不符合事实,但是你的逻辑用对了,你的推论依然是有效的
有效性仅仅是指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稳固的,但是它并不保证前提与结论和另外的事实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很好的对应的关系。那么说到这一步的时候,大家就会问了,那既然只考虑有效性,并不能保证一个“真”的推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来特别关注有效性、关注逻辑之理?
原因在于,如果推理本身是无效的,结论是非常难成真的。请注意,我并没有说结论就一定是假的,而是说非常难成真。为什么?因为存在着蒙中正确答案的可能性。我们就想这么个例子,高考的时候,最后30秒钟就要交卷了,还有一道选择题没做出来。你就瞎蒙,然后你说B,果然B蒙中了,你考上复旦了。 推理无效也可能对,只是很难 ,没办法通过全蒙对考上,只能一部分蒙对
所以我们要稳定地产生“真”的结论,有效性的检查仍然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第一种有效的推理形式,叫肯定前件式。肯定前件式里面的核心词显然是前件。
凡是用“如果……,那么……”的句型,它就叫条件句。这个句子里面的“什么”可以用英文字母来表达,变成了这样一个结构,“如果P,则Q”。P这个句子是和“如果”连在一起的,它不是先出现吗?咱们叫前件。Q不是和“那么”联系在一起吗?我们说是后件。所以在条件句里面所联系的两个子句,这个子句中的第一个叫前件,第二个叫后件。大家都记住了。
肯定前件式 这就是这样一个推理形式, 如果P,则Q, P成立了, 所以Q是成立的。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如果人憋气一个小时以上,人就憋死了。 现在这个人的确憋气一个小时以上了。 所以这个人憋死了。
肯定后件式 如果能够写出来的话,就是这么一个形式: 如果P,则Q; Q成立了; 于是P成立。
就像是 道路 和目的地的关系. 你到了目的地,不一定一定走的某一条道路;而如果这条道路可以到目的地,那么走这条道路,就一定能到目的地.
现实中的对应关系,一般都是一对多,所以肯定前件一定正确,但肯定后件仅仅适用于一对一,所以慎重使用,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勇敢地、坚定地把这种肯定后件式当成是一种无效的推理形式来予以排除。
如果人憋气一个小时以上的话,人就憋死了; 某人的确被憋死了; 所以这个人事先已经憋气了一个小时以上。
有效推理形式之第二种了,也就叫否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里面用到了后件这个词,后件就是“如果P,则Q”里面的Q。否定后件的形式是这个样子,
如果P,则Q; 非Q; 所以非P。 这个推理是有效的。
如果人憋气一个小时以上,人就会憋死; 你现在没死; 所以你没有经历过憋气一小时之上的恐怖经历。
与否定后件式相对应的无效的推理形式叫否定前件式,否定前件是什么东西?它的推理形式就是这样的, 如果P,则Q; P不成立; 所以Q不成立。 这个推理是无效的。
如果一个人憋气一小时以上,人就会死; 他憋气没有超过一个小时以上; 所以这个人没死。
这能推出来吗?不能。比如你可以设想一下,这个人憋气的时间没到一个小时以上,只憋了59分59秒,那显然也会憋死。
为什么否定前件式是不行的呢?我们再用前面道路的比喻来说一下,前件是什么呢?前件就是通向目的地的道路,后件就是道路所连接的目的地。条条大路通罗马,注意这句话里面的罗马只有一个,但路是很多的。 所谓的否定前件是指,在这么多通向罗马的大道当中,你否定了其中一条,但是你可不能就得出结论,别人到不了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别的人也可以从别的地方来到达罗马。 我们在这里要注意,所谓的否定前件的错误,和肯定后件事的这个错误有联系,但是有一些细微的这个差别。所谓的否定前件的错误是,你封了A号国道,你就得出别人到不了罗马。肯定后件式的错误是,你看到了别人到了罗马,于是就武断地断定,他走的肯定是A号国道。 这两个都是错误,但错误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相通的地方,都是忘记了道路和目的地之间有多合一的关系。
前肯后否推理成,前否后肯谬误深,无效推理很难真,有效推理未必真。
也就是说肯定前件、否定后件推理就成了,否定前件、肯定后件就会产生谬误。如果推理逻辑形式上有问题,结论如果对了也是蒙对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你是蒙不对的,叫很难真。推理的形式如果都没问题,但你仍然要通过经验地调查,来获悉你的每一个前提本身是不是符合事实,否则的话,仍然有可能一个有效的推理,得不出真的结论。
就是要对三段论的这个性质加以厘定。 1.三段论,它要有三个句子或者是三个命题。 2.标准的三段论是对语言成分的分析,会更加精细一点。
我们上一次节目所讲的,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它是在命题的层面来处理语言成分之间的推理关系。我们今天说的三段论,它是在词项的层面来处理语言成分之间的推理关系的。 大家说那什么叫词项,什么叫命题?命题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张三是上海人”,它是整一句话。这句话如果把它切开来看的话,它就有三个组成部分,“张三”、“是”、“上海人”。 “张三”和“上海人”就是所说的词项,它是这个句子的一个构成的成分。而“是”又是“张三”和“上海人”之间的粘结剂,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我稍微就补充一下很重要的一些知识,在三段论里,“张三”我们一般把它说成是主语或者是主词,在英文里面主语叫subject,我们简称它为s;“上海人”我们就把它称之为谓语或者是谓词,英文叫predicate,我们简称为p;“是”就是把主语和谓语联系在一起的系词。 所以三段论里面出现的每一个句子,它都具有这样一个结构,“主语+是+谓语”,也可以说成是“s+是+p”。也就是说三段论,把每一个句子都切分成更小的单元,允许你在这些更小的单元之间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
复杂的词项好处是什么?它的好处就在于,各种复杂的句子,如果变成复合性的名词,能够进行三段论的推理的话,就可以把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都按照统一的格式来进行处理了。 也就是说,你可以化繁为简,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各种推理之间的有效联系和无效连接,能够在逻辑之理的层面上快速有效地鉴别谬误。所以这种方法看似复杂,但非常有用。
举例: 人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苏格拉底会死
先出现的叫大前提,后出现的叫小前提。 大家说为什么要分大小?这个分大小,也是因为在大多数的三段论论证里面,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大前提,它说的事情比较普泛。第二个前提,也就是小前提,它往往会对更具体的问题加以限定。 最后是结论
小项就是结论这个句子的主语,它对应的是英文的predict,我们称它为S;大项就是谓词或者谓语,是用P来代表;我们还说到了中项,英文是middle,M打头,我们就叫中项为M。
我说过了,三段论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主语+是+谓语”的结构,所以结论里面出现的主语我们叫小项,结论里出现的谓语,我们叫大项。 比如“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结论里面的主语是“苏格拉底”, 我们叫小项。谓语是“会死”,我们叫大项。 那什么是中项呢?中项就是在结论中没有出现,但在两个前提句中却出现的那个项。在贾宝玉的这个案例里面,这个项,就是“人”。 你看第一句话是什么?凡人皆有一死,我们提到了这个“人”;第二句话“苏格拉底人”,也提到了“人”;第三句话是“苏格拉底也是会死的”,我们没有说到“人”,所以“人”就是一个在前提中出现在结论中不出现的东西,它就叫中项。 中相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使得前提到结论的推理通道能够被打通,它扮演的是个桥梁的作用。你过了桥以后,桥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了,所以它在结论里面就不需要再出现一次了。
量词,它就是讨论一个数量关系,主词它通过“是”和谓词联系的时候,会牵涉到多少主词所牵涉的对象。
量词会改变结论的有效性
举例: 有些人是情痴; 贾宝玉是人; 所以贾宝玉是情痴。 这话就不通。为什么?因为当你说“有些人”是情痴的时候,你并没有担保贾宝玉就是“有些人”当中的一个。弄不好,贾宝玉就是另外一些人,由此你不能武断地说贾宝玉他就是情痴。所以你在表达主语是谓语、S是P的过程中,你还一定要表达多少S是P。
1.全称肯定 A,就是说,“所有的S都是P”,或者“所有的主语都是谓语”。比如“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2.特称肯定 I,就是“有些s是p”。比如说“有些人是有死的”; 3.特称否定 O,“有些s不是p”。也就是说“有些人不死”; 4.全称否定E,“所有的主语都不是谓语”。“所有人都不会死”。 它做了这个讲话以后,就可以把人类各种各样的句子的情况都概括起来。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全称肯定判断,它的断言力是非常强的,而且从强的断言力我们是可以推出弱的断言力的。
另外一点,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碰到一些词,它并不是像“人会死”这些大字眼,它是小字眼。小字眼是什么?是专名、人名。比如举个例子,贾宝玉、林黛玉,世界上只有一个林黛玉、贾宝玉,你千万不要和我抬杠,说我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恰好叫林黛玉,这不算,我说的林黛玉只有一个。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段论推理怎么处理呢?比如“林黛玉是人”,这整个命题它到底是全称肯定,还是特称肯定呢?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个处理方式,就是在出现专名的情况下,你把专名看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集合,这个集合只有一个成员,就是她自己,这就叫专名。 所以林黛玉集合里面的所有的成员都符合“是人”这么一个特征,这应该就是全称肯定了。虽然她表面上是个特殊的对象,但这个特殊的对象特殊过了头了,以至于这样的一个集合里面就他一个成员,所以这就是一个全称的东西了。
全称肯定是A,全称否定是E,特征肯定是I,特征否定的是O,所以合在一起就是四类命题,叫AEIO SAP:所有的S都是P; SEP:所有的S都不是P; SIP:有些S是P; SOP:有些S不是P。
我们在讲到最基础的推理形式的时候,我们讲了肯定前件或者否定后件,这也是格式。 格式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它不是讨论具体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讨论形式,只要你抓住了格式和形式,你就可以快速地对整个论证的有效性进行检索和检查。那么在三段论里面,是不是也有这些格式是一些有效的格式,以便供我们进行检查?是有的。
这个有效的格式有二十四种之多。为什么一下子就变多了?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我已经在上一次的节目里面提到了,三段论的论证形式,它是在词项的层面上来进行处理的,词项是命题的下一层单元,如果在这一层来出现,它排列的组合可能性就大多了。
那么在讨论二十四个有效格式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给出一个例子,来看看怎么样使用刚才提到的英文缩写: 所有的人皆有死; m a p 所有的希腊人皆是人;s a m 所有的希腊人皆有死。 s a p 那么第三句话显然是结论,所以我们就可以看这句句子的主语是什么。主语是希腊人,就是小项,我们称之为S项。谓项是“有死”,就是P项,所以最后一个句子“所有的希腊人皆有死”是S和P之间的连接。 但S和P之间是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出现了“所有”这个词,而且它是个正面的肯定,是“所有的希腊人皆有死”,所以它是个全称肯定句,是A,all。因此我们就把这个结论句写成SAP。 好,我们现在有了结论了,我们再倒查,哪个东西是中项?中项就是没有在结论中出现的东西,就是人。“所有的人皆有死” ,“所有的希腊人皆是人”,这个“人”,它并没有出现在结论“所有的希腊人皆有死”里面。所以,人类或者说人,它是中项,也就是M项。 所以这个论证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大前提,“所有的人皆有死”,因为它仍然是通过“所有”这个词把其他项联系在一起,所以有M,有P,当中的连接还是A,所以第一句话就是MAP。 第二句话,“所有的希腊人皆是人”,“希腊人”是主语,S项。“人”是个中项,M项。当中通过“所有”把它联系起来,还是A,因此第二句话合在一起就是SAM。 好,我再说一遍,第一句话大前提“所有的人皆有死”,是MAP;第二句话小前提“所有的希腊人皆是人”叫SAM;第三句话结论“所有的希腊人皆有死”,是SAP;这个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里面,都出现了A,或者说全称肯定的判断,所以逻辑学家就把这种格式,称之为巴巴拉式。
一个基本地判断三段论的论证是否有效的方便法门是什么?从两个角度上来看,第一个角度就是从词项的角度上来看, 第二个就是从量词的使用来看。
词项的角度上分成三种小的可能性。第一种是中项用错了,第二种是小项用错(小项不当扩大)了,第三种是大项用错了。
有一个专用的术语来描述这种现象,周延,就是指一个名词或者一个词项,它所指涉的对象都在判断中得到了断定。
所有男的都是人; 林黛玉是人; 所以林黛玉是男的。
什么叫一个词项它所指涉的所有对象都得到了断定?比如这句话,所有的男的都是人,“人”这个词它到底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性质上的规定?在这里是没有的。 我得到的信息仅仅是所有男的他都是人,我并不是清楚人本身是什么东西。请注意,所有男的都是人,这句话里面人这个词是用来断定男的,但是人本身没有得到断定。比如你说人皆是哺乳动物,或者人皆是有死的,人这个概念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断定。 第二句话“林黛玉是人”也是这个道理,林黛玉是得到断定了,但人没有得到断定。因为人这个概念作为中项,没有一次它得到了进一步地断定,所以它的地位就是暧昧不明的,所以它就不配做小项和大项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这个中项用错了,所以这个推理是不对的。 那么讲到中项用错了以后,我们就要讲讲小项用错了。它用错的一个特点是什么?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小项不当扩大,听上去有点含糊,我来举一个具体的一个例子。
有的**游客在东京不文明; 东京在日本; 所有的**游客在日本的表现都是不文明的。
另外一种情况与之对应,叫大项用错了。大项用错的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有的**人是日本料理的爱好者; 有的日本料理是马肉做的料理; 有的**人是马肉料理的爱好者。
全称肯定、全称否定,还是特称肯定、特称否定,这四类量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定类,一类是否定类。然后你把所有的肯定,看成是数学中的正数,把所有的否定,看成是负数.
口诀:同类相推 正的前提推出正的前提,负的前提推出负的前提
同类相推,负的推出负的比较安全,正的推出正的比较安全,负推不出正,正推不出负。
两个否定推不出结论
举例: 所有**人都不爱吃马肉; 马肉不是牛肉; 所以**人都爱吃牛肉。
选言三段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选择项之间进行排除,最后得到剩余项的这样一种推理方式。
肯定前件式和我们现在的选言三段论的区别在哪?选言三段论,它把P和Q联系在一起,通过的是选择关系,就是“要么,要么”。而在肯定前件式里,把P和Q联系在一起的是“如果,那么”,这是一个条件关系。条件关系和选择关系可不是一回事儿。
这就意味着什么?你要构造一个有效的选言三段论,那么在大前提里面所提到的各种选项,必须覆盖所有的可能性,不能有所遗漏。 如果你没有把各种可能性全部给覆盖到,你就问萨莉喜欢的是男1号还是男2号,这就是一个假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意义。
例如: 要么萨莉喜欢我,要么萨莉喜欢你; 但她不喜欢你,昨天你向她献花,她把花扔你脸上了; 所以请你退出竞争,萨莉喜欢的是我。
这个是无效推理
排就是排除的意思,中就是中间状态。这个中间状态指的是什么?真和假之外的第三种状态。 在排中律中,真和假被看成了两个光谱的两极,当中的暧昧状态,比如说“说不清”、“好像是”、“好像不是”这种状态,就叫中间状态了,所以我们要把中间状态排除了,这就叫排中律。
例如: 萨莉要么爱男一号,萨莉要么不爱男一号; 萨莉她的确爱男一号; 所以“萨莉不爱男一号”这个选择项是假的。
这两种方法的难点是 选言三段论 对于人生,很多时候无法列出所有选择,排除也麻烦;而排中律,即使排除了一部分,但是剩下的一部分依然很大
这时候就需要新的方法
何为二难推理?也就是说,让你的对手陷入一个局,这个局,朝左面走,有个坑,往右面走,右边也有个坑,而且又把所有的其他道路封死了,这样他往左走也掉坑里,往右走也掉坑里。
二难推理它为什么在经验上能够起到一个真正的作用?它是用人为的方法故意做成一个局,就把对手逼到了这两条线上,这样就使得他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推理了。请注意,你一定要在事实的层面上的确做成了这个局。
要知道自己拿到的筹码有用。什么样的筹码有用?很不幸,这不是我们在逻辑之礼的层面上能够说清楚的,这不是逻辑的任务,这要你做经验调查,去试探刘邦对哪件事看重不看重。不过我能告诉你,如果你的侦查结果是正确的,你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做局。
如果有人用二难推理来对付我们,我们怎么回应?? 1.当然有很多回应方法,首先想到的一个回应的方法就是,给人传送假消息,让别人误以为你对某件事很在意;另外也可以找到一些别的突破口,你要有一个秘密通道。比如别人用两难推理来难你,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想到你没有第三条道了,没想到你还有第三条道。 2.有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手段 3.这也就说明,对于一个事态的不同层面的和不同维度的表达,能够使得我们把两难推理变成一个兼利推理,因为两面都有好处。
总结: 选言三段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要罗列出所有的选择项,然后通过排除了其他的选择项,而使得剩余的选择项得以被肯定。 正是因为人生当中我面临的这些选择性的数量有时候过多,为了便于记忆,同时也使得逻辑本身的有效性得到维护,我们会使用排中律。排中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一个推理工具,但它的问题是,它有时候留下来的结论否定性的比较多,而否定性的结论它本身没有有用性。 因此为了提高整个选言三段论的论证的有效、有用性,我们就要人为地构造二难推理使得有些选择项得以被凸显。
什么叫假言呢?说白了就是所谓的“如果……那么……”。大家说“如果……那么……”我们不是讲过了吗? 所谓的肯定前件、否定后件,都是“如果……那么……”这样的句子,我们现在为什么又要讲?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比较复杂的推理形式,要把各种各样的“如果……那么……”变成一个串,就北京人吃的那个葫芦串,一个葫芦就是一个“如果……那么……”,这就叫假言三段论。
现在我们就弄一个比较简单的串作为案例, 如果一个人憋气一个小时,他的大脑就会高度缺氧; 如果大脑高度缺氧,人就会死; 所以,如果一个人憋气一个小时,他就会死。 这也就是假言三段论的一个特点了,它把所有的这一种假言条件句像葫芦串一样串起来,它希望这个串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因此从第一个串的信息,就可以贯穿到最后一个串的信息,这就是它的要诀。
如果我们用字母来表达刚才所说的憋气的例子,比如用P、Q、Z这三个字母分别来表示三个命题,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如果P,则Q; 如果Q,则Z ; 那么如果P,则Z。 有人说我如果要在葫芦串里面弄个30串、50串的行不行?我说,你如果乐意的话,你不嫌累的话,是可以的,但是你要保证其中的任何两个葫芦串之间的关系都是传递得过去的。
举例: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韩寒说他就想不通了,按照孔子所说的,把国家的名分搞对了,多磕几个头,君臣之间的礼仪关系给疏通了,难道国家就治理好了吗?治理国家是多难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我自己要指出的是,韩寒对于孔子正名理论的批评,好像角度错了。为什么角度错了?因为孔子并没有说,名分对了,国家就能治理得好。孔子要说的是,如果名分不对,国家是治理不好的。也就是说,名分对了,只是国家治理好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但这是不是说孔子的推理就没有问题?我觉得这也得仔细地考量,但不能按照韩寒的方法批评。孔子在这里既然给出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假言三段论的推理,那么孔子所说的葫芦串中的每一个串,都要在信息传递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否则的话,第一个葫芦串和最后一个葫芦串之间的信息沟通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这就是个问题了。凭什么说,一个地方,它的礼乐就和刑罚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比如秦国,礼乐不兴,但刑法也中。我觉得这样的攻击稍微来说就比较有效,也就他追问的是,你这一串葫芦里面的任何一串葫芦,是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请注意,一千个葫芦串里面,只要有一个坏了,信息沟通的作用就会被堵塞了,最后一个葫芦串也得不到它想得到的信息,所以检查的任务是很重的。
什么叫滑坡论证呢?就是说,在一个论证里面,你不去检查推理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否真正起到了信息传递作用,就武断地得出结论。
滑坡论证的特点是什么?就是见风就是雨,看到一点点的倾向,就大惊小怪,认为以后所有的这些倾向都会跟着它走。这就是这种思维的特点。
举例: 大家就问了,为什么这东西要叫滑坡呢,我来打一个比方大家就明白了,就是车子从山顶上往下走,假设没人管,从山顶上往下滑了十米了,这是你看到的第一件事儿;你看到它又往下滑了20米了,这是你看到的第二件事儿;第三件事是往下滑了30米了。你就得出结论,这辆车会一路滑到山谷里面去,当中不会停下来。 这也就是说,你看到的第一件事儿是这个车在滑,你不去检查它继续下滑的趋势是不是被延续,你就匆忙地得出结论,到山谷里面它还在滑。 你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就是很有可能这车开到一半,司机突然醒了,“我的车怎么在滑”,他一踩刹车把这个车给刹住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半山腰有块大石头,车子被大石头堵上了,结果没掉下去,还有各种可能性,都可以使得这个车停下来。
**就有这样电视剧,《虎爸虎妈》,印度也有这样的电影,叫《起跑线》。这帮父母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就是做了一个有点问题的假言三段论,很不幸,这个论证是有谬误的。比如这样一个推理, 如果孩子输在幼儿园,那么他就会输掉小学; 如果他输在小学,那么他就会输掉中学; 如果他输在中学,那么他就会输掉大学; 如果他输在大学的话,那么他就会输掉人生。
这个论证它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它哪里是错了?实际上从经验的角度来讲,它每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都有问题,那这里的滑坡是什么,刹车是什么? 这个坡,就是指一个衡量人生成功指数的赛道,所谓的输在幼儿园,就是指在一开始这个指标就在坐标上走了一个比较惨的数值。你就看到,他开始的情况比较惨,所以你就会预言,他会步步惨。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用滑坡这样一个隐喻,来表述所谓的关于虎爸虎妈的思维方式。 这里我们就要指出了,这个论证它到底错在哪里?首先是,它建立了一个错误的类比,也就是说,它把跑步和人生的道路,做了一个类比。它总觉得,你前面落下一段距离,接下来人家肯定会超过你。
这个比拟,不是特别地有道理。因为跑步的规则和输赢,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谁输谁赢,一定就很清楚。但人生的赛道,规则就很复杂了。你做一个科学家和做一个商人,他们的评价标准一样吗?这是非常不一样的。人生的赛道非常地丰富,而且它还能发明新的赛道
很显然,语义之理它处在什么位置?它处在逻辑之理之下,经验之理之上,是夹心饼干的这样一个结构。
要讲到语义之理,它牵涉到的最基本环节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概念,概念是语义承载的最基本的单位,我们首先要防止在概念层面上产生混淆,包括字形的混淆,字音的混淆,字意的混淆等等。
语境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使用一些语言表达式的周遭环境、谈话背景等等,我们的很多语词的含义,它要确定,一定要根据语境来。我就随便说一个词“我”,我指谁?我说我的时候,我这个词儿就指徐老师。岳云鹏先生用我这个词的时候就指岳云鹏。 谁使用这个词儿这个信息,本身就构成了一个语境性的知识。大家说,这我们都懂,这非常容易的懂。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有能力把这些词的含义根据语境加以补足,但是得小心了,很多抽象名词的含义,也是要根据语境加以补足。
不仅仅是像“我”“你”“他”“这里”“那里”这些词的概念,一定要和语境相互捆绑,加以澄清,就连“保守主义”“激进主义”,“改革派”“儒家”“道家”“佛家”等等这些立场,都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把它的含义给充实了。 在充实的前提下,你再在逻辑的论证或者语义的讨论里面,向我说,你是主张谁、反对谁,这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在这些基本的概念在没有被澄清的情况下就进行讨论,会浪费我们很多口舌。中文的自媒体上的很多讨论都是建立在概念混乱上的,我认为浪费了很多公共资源。
层次混乱还叫范筹谬误 你把复旦大学视为可以和复旦大学的一个下属部分相互平级的东西,你就把层次给搞乱了,这就叫层次混乱。
举例:
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我们和外宾在交往的过程中,因为对于外国的国情不太了解,有些人就犯了层次混乱的错误。 比如日本有一个县长跑到**来访问,我们一看,县长有什么了不起,就派了**的一个县长和他进行对等地讨论。但有可能这样做在外交上就失礼了,为什么? 你要看日本的这个行政区划。 我们**现在的行政区划是三十四个省级单位,其中真正的省市二十三个,自治区是五个,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但日本是四十七个省级地方政府,包括一都,一道,二府。一都是指东京都,一道是指北海道,二府是指京都府和大阪府,下面的县是四十三级,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级的。 这就很容易推理了,既然东京都显然是和北京直辖市是平级的,而东京都又和任何一个日本自己的县平级。那么很显然日本任何一个县也和北京市平级,因此也和**的任何一个省是平级的。
稻草人谬误,就是混用刚才我说的各种概念混乱的方法,给你造一个稻草人。大家说为什么要使用稻草人,那就是它是个假人,它是个风车。堂吉诃德攻击的那个风车,它不是真的目标。 在辩论的时候,你本来想和他说A,这个家伙就开始说B,然后他拼命说,B不对,然后让你忘记对于A的讨论,这个B就起到了稻草人的作用,这也是混淆视听的一个方法。
那么要揭穿他们,除了要使用各种各样的逻辑和语义技巧,也要一个社会氛围,要有一些人能够专职地做这个工作,能够投入很多的精力,和各种各样的稻草人谬误进行战斗。这就不纯粹是一个讲理的事情了,也牵涉到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的建立。
总结: 概念混肴,基本牵涉到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胡乱贴语义标签,使用大名词,而不讨论这些大名词使用的具体历史环境。另外一种典型的错误就是层次混乱,把一个低层次的事情和高层次的事情相互混杂在一起。 很多人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制造各种混乱,把事实性判断和可能性的判断混淆在一起,或者偷换话题,由此就形成了一个系列的谬误,这系列的谬误就是稻草人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