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is RESTful API? RESTful API是一种通信架构,全称是“表现层状态转移”,在2000年由HTTP规范的主要编写人Roy Thomas Fielding提出。 RESTful API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易于扩展。有三个特征:
- 一个URI代表一个资源
- client和server之间传递它的某种表现层
- client通过HTTP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来完成对资源的操作
-
How does Kubernetes use their restful apis? 通过它自有的组件kube-apiserver提供API服务,它运行在master节点上,包含:
- 端口8080:HTTP请求,非认证
- 端口6443: HTTPS请求,采用基于Token或者证书等的安全认证
除此之外,Kubernetes还可以通过代理方式访问API:
kubectl proxy --port=8081 &
-
How to write a golang program to do this? 在上面的例子rest-api中,实现了对Kubernetes RESTful API的访问及包裹,这种实现更像是"api-proxy"的方法:
client ---> api-proxy ---> k8s api client api-proxy <--- k8s api client <--- api-proxy k8s api
这种方式存在两个缺陷:
- 相比直接访问k8s api中间加了一层肯定是慢了,api-proxy收到用户的1个请求后可能需要对k8s api发送多个请求,并将请求结果进行分析和重组再返回给用户。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给api-proxy添加缓存
- 每次添加新的资源和新的路由规则,都需要重写程序。这明显是低效的,应该找个地方可以注册资源和路由规则,这样就无需改动服务器程序了。解决思路:将资源和对应的路由规则存储在键值对存储中,服务器每次调用去这个存储里查找相应的规则。
-
How does a ccloud looks like? UI? Functions? Arch? and so on. 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下面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有容器云?
容器云相比现有的虚机云,它的优势主要来自容器的优势。不管是Docker容器,还是Rkt等其他容器,它们都带来了轻量、快速、规范的使用方法。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的: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
sxxx
推广新技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电子计算器刚出现时,也有不少人对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于这种看似变戏法的小物件拒不接受。它的推广者说这个小玩意儿计算非常迅速,精度也高,但固执者们仍只愿相信自己手动算数的结果。慢慢地,人们发现对于大数据量的计算,手工计算已经无法满足效率的要求,电子计算器终于走上了舞台。电子计算器的优势一直在那里,只是缺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样,对组织内部的旧程序、旧系统,无论是微服务式改造,还是单纯更迭为Docker容器,也遭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阻力。除开利益的纠纷,一种新技术推广甚难,我猜情形应该是这样的:旧系统运行良好,没有太多无法解决的通电。
如果有,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界面?结构?技术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