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compiler

A toy complier.

Primary LanguageCMakeMIT LicenseMIT

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

简单的说 编译器 就是语言翻译器,它一般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更低级的语言,如 GCC 可将 C/C++ 语言翻译成可执行机器语言,Java 编译器可以将 Java 源代码翻译成 Java 虚拟机可以执行的字节码。

编译器如此神奇,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简单介绍编译器的原理,并实现一个简单的编译器,使它能编译我们自定义语法格式的源代码。(文中使用的源码都已上传至 GitHub 以方便查看)。

自定义语法

为了简洁易懂,我们的编译器将只支持以下简单功能:

  • 数据类型只支持整型,这样不需要数据类型符;

  • 支持 加(+)减(-)乘(*)除(/) 运算

  • 支持函数调用

  • 支持 extern(为了调用 printf 打印计算结果)

以下是我们要支持的源码实例 demo.xy

extern printi(val)

sum(a, b) {
  return a + b
}

mult(a, b) {
  return a * b
}

printi(mult(4, 5) - sum(4, 5))

编译原理简介

一般编译器有以下工作步骤:

  1. 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 此阶段的任务是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读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构词规则识别 单词(Token),完成这个任务的组件是 词法分析器(Lexical analyzer,简称Lexer),也叫 扫描器(Scanner)

  2. 语法分析(Syntactic analysis,也叫 Parsing):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由 词法分析器 生成的单词构建 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AST),完成此任务的组件是 语法分析器(Parser)

  3. 目标码生成: 此阶段编译器会遍历上一步生成的抽象语法树,然后为每个节点生成 机器 / 字节码

编译器完成编译后,由 链接器(Linker) 将生成的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一些依赖于虚拟机运行的语言(如 Java,Erlang)就不需要链接。

工具简介

对应编译器工作步骤我们将使用以下工具,括号里标明了所使用的版本号

  • Flex(2.6+): Flex 是 Lex 开源替代品,他们都是 词法分析器 制作工具,它可以根据我们定义的规则生成 词法分析器 的代码;

  • Bison(3+) Bison 是 语法分析器 的制作工具,同样它可以根据我们定义的规则生成 语法分析器 的代码;

  • LLVM(10+) LLVM 是构架编译器的框架系统,我们会利用他来完成从 抽象语法树 生成目标码的过程。

  • winflexbison 在 Windows 上使用从源码构建的基于 CMake 的 Bison 和 Flex 实现。

  • cmake(3.21+) 本项目使用 CMake 实现跨平台构建。

依赖项安装

  1. Linux

    以 Ubuntu 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这些工具: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y git build-essential flex bison llvm-10* libedit-dev zlib1g-dev python3-pip
    pip3 install cmake
  2. macOS

    使用 Homebrew 安装依赖项:

    brew install llvm-12 cmake
  3. Windows

    • CMake:

      使用官方下载页面的 msi 安装包 ,或者使用 Visual Studio 2017+ 以上版本自带的 CMake

    • Visual Studio:

      推荐使用 2019 以上版本

    • LLVM:

      使用预编译的 LLVM 包 ,或者使用 vcpkg 安装

介绍完工具,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实现我们的编译器了。

词法分析器

前面提到 词法分析器 要将源程序分解成 单词,我们的语法格式很简单,只包括:标识符,数字,数学运算符,括号和大括号等,我们将通过 Flex 来生成 词法分析器 的源码,给 Flex 使用的规则文件 lexical.l 如下:

%{
#include <string>
#include "ast.h"
#include "syntactic.hpp"

#define SAVE_TOKEN  yylval.string = new std::string(yytext, yyleng)
#define TOKEN(t)    (yylval.token = t)
%}

%option noyywrap

%%

[ \t\n]                 ;
"extern"                return TOKEN(TEXTERN);
"return"                return TOKEN(TRETURN);
[a-zA-Z_][a-zA-Z0-9_]*  SAVE_TOKEN; return TIDENTIFIER;
[0-9]+                  SAVE_TOKEN; return TINTEGER;

"="                     return TOKEN(TEQUAL);
"=="                    return TOKEN(TCEQ);
"!="                    return TOKEN(TCNE);

"("                     return TOKEN(TLPAREN);
")"                     return TOKEN(TRPAREN);
"{"                     return TOKEN(TLBRACE);
"}"                     return TOKEN(TRBRACE);

","                     return TOKEN(TCOMMA);

"+"                     return TOKEN(TPLUS);
"-"                     return TOKEN(TMINUS);
"*"                     return TOKEN(TMUL);
"/"                     return TOKEN(TDIV);

.                       printf("Unknown token!\n"); yyterminate();

%%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文件被 2 个 %% 分成 3 部分,第 1 部分用 %{%} 包括的是一些 C++ 代码,会被原样复制到 Flex 生成的源码文件中,还可以在指定一些选项,如我们使用了 %option noyywrap,也可以在这定义宏供后面使用;第 2 部分用来定义构成单词的规则,可以看到每条规都是一个 正则表达式动作,很直白,就是 词法分析器 发现了匹配的 单词 后执行相应的 动作 代码,大部分只要返回 单词 给调用者就可以了;第 3 部分可以定义一些函数,也会原样复制到生成的源码中去,这里我们留空没有使用。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调用 Flex 生成 词法分析器 的源码:

flex -o lexical.cpp lexical.l

生成的 lexical.cpp 里会有一个 yylex() 函数供 语法分析器 调用;你可能发现了,有些宏和变量并没有被定义(如 TEXTERNyylvalyytext 等),其实有些是 Flex 会自动定义的内置变量(如 yytext),有些是后面 语法分析器 生成工具里定义的变量(如 yylval),我们后面会看到。

语法分析器

语法分析器 的作用是构建 抽象语法树,通俗的说 抽象语法树 就是将源码用树状结构来表示,每个节点都代表源码中的一种结构;对于我们要实现的语法,其语法树是很简单的,如下:

ast.mm.png

现在我们使用 Bison 生成 语法分析器 代码,同样 Bison 需要一个规则文件,我们的规则文件 syntactic.y 如下,限于篇幅,省略了某些部分,可以通过链接查看完整内容:

%{
    #include "ast.h"
    #include <cstdio>

...

    extern int yylex();
    void yyerror(const char *s) { std::printf("Error: %s\n", s);std::exit(1); }
%}

...

%token <token> TLPAREN TRPAREN TLBRACE TRBRACE TCOMMA

...

%%

program:
  stmts { programBlock = $1; }
        ;
...

func_decl:
  ident TLPAREN func_decl_args TRPAREN block { $$ = new NFunctionDeclaration(*$1, *$3, *$5); delete $3; }
;

...

%%

是不是发现和 Flex 的规则文件很像呢?确实是这样,它也是分 3 个部分组成,同样,第一部分的 C++ 代码会被复制到生成的源文件中,还可以看到这里通过以下这样的语法定义前面了 Flex 使用的宏:

%token <token> TLPAREN TRPAREN TLBRACE TRBRACE TCOMMA

比较不同的是第 2 部分,不像 Flex 通过 正则表达式 定义规则,这里使用的是 巴科斯范式(BNF: Backus-Naur Form) 的形式定义了我们识别的语法结构。如下的语法表示函数:

func_decl:
  ident TLPAREN func_decl_args TRPAREN block { $$ = new NFunctionDeclaration(*$1, *$3, *$5); delete $3; }
;

可以看到后面大括号中间的也是 动作 代码,上例的动作是在 抽象语法树 中生成一个函数的节点,其实这部分的其他规则也是生成相应类型的节点到语法树中。像 NFunctionDeclaration 这是一个我们自己定义的节点类,我们在 ast.h 中定义了我们所要用到的节点,同样的,我们摘取一段代码如下:

...

class NFunctionDeclaration : public NStatement {
public:
  const NIdentifier& id;
  VariableList arguments;
  NBlock& block;
  NFunctionDeclaration(const NIdentifier& id,
      const VariableList& arguments, NBlock& block) :
    id(id), arguments(arguments), block(block) { }
  virtual llvm::Value* codeGen(CodeGenContext& context);
};

...

可以看到,它有 标识符(id)参数列表(arguments)函数体(block) 这些成员,在语法分析阶段会设置好这些成员的内容供后面的 目标码生成 阶段使用。还可以看到有一个 codeGen() 虚函数,你可能猜到了,后面就是通过调用它来生成相应的目标代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调用 Bison 生成 语法分析器 的源码文件,这里我们使用 -d 使头文件和源文件分开,因为前面 词法分析器 的源码使用了这里定义的一些宏,所以需要使用这个头文件,这里将会生成 syntactic.cppsyntactic.hpp

bison -d -o syntactic.cpp syntactic.y

目标码生成

这是最后一步了,这一步的主角是前面提到 LLVM,LLVM 是一个构建编译器的框架系统,我们使用他遍历 语法分析 阶段生成的 抽象语法树,然后为每个节点生成相应的 目标码。当然,无法避免的是我们需要使用 LLVM 提供的函数来编写生成目标码的源码,就是实现前面提到的虚函数 codeGen(),是不是有点拗口?不过确实是这样。我们在 gen.cpp 中编写了不同节点的生成代码,我们摘取一段看一下:

...

Value *NMethodCall::codeGen(CodeGenContext &context) {
    Function *function = context.module->getFunction(id.name.c_str());
    if (function == NULL) {
        std::cerr << "no such function " << id.name << endl;
    }
    std::vector<Value *> args;
    ExpressionList::const_iterator it;
    for (it = arguments.begin(); it != arguments.end(); it++) {
        args.push_back((**it).codeGen(context));
    }
    CallInst *call = CallInst::Create(function, makeArrayRef(args), "", context.currentBlock());
    std::cout << "Creating method call: " << id.name << endl;
    return call;
}

...

看起来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 LLVM 提供的接口来生成 目标码,需要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去 LLVM 的官网学习一下。

至此,我们所有的工作基本都做完了。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先通过 Flex 生成 词法分析器 源码文件 lexical.cpp,然后通过 Bison 生成 语法分析器 源码文件 syntactic.cpp 和头文件 syntactic.hpp,我们自己编写了 抽象语法树 节点定义文件 ast.h目标码 生成文件 gen.cpp,还有一个 gen.h 包含一点 LLVM 环境相关的代码,为了输出我们程序的结果,还在 printi.cpp 里简单的通过调用 C 语言库函数实现了输出一个整数。

对了,我们还需要一个 main 函数作为编译器的入口函数,它在 main.cpp 里: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yyparse();
    InitializeNativeTarget();
    InitializeNativeTargetAsmPrinter();
    InitializeNativeTargetAsmParser();
    CodeGenContext context;
    context.generateCode(*programBlock);
    context.runCode();

    return 0;
}

我们可以看到其调用了 yyparse()语法分析,(yyparse() 内部会先调用 yylex()词法分析);然后是一系列的 LLVM 初始化代码,context.generateCode(*programBlock) 是开始生成 目标码;最后是 context.runCode() 来运行代码,这里使用了 LLVM 的 JIT(Just In Time) 来直接运行代码,没有链接的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些文件生成我们的编译器了,需要说明一下,因为 词法分析器 的源码使用了一些 语法分析器 头文件中的宏,所以正确的生成顺序是这样的:

bison -d -o syntactic.cpp syntactic.y
flex -o lexical.cpp lexical.l syntactic.hpp
g++ -c `llvm-config --cppflags` -std=c++11 syntactic.cpp gen.cpp lexical.cpp printi.cpp main.cpp
g++ -o xy-complier syntactic.o gen.o main.o lexical.o printi.o `llvm-config --libs` `llvm-config --ldflags` -lpthread -ldl -lz -lncurses -rdynamic

如果你下载了 GitHub 的源码,那么直接在源码目录下:

mkdir -p build
cd build
cmake ..
cmake --build .

就可以完成以上过程了,正常会在 ./build/bin 目录下生成一个二进制文件 xy-complier,它就是我们的编译器了。

编译测试

我们使用之前提到实例 demo.xy 来测试,将其内容传给 xy-complier 的标准输入就可以看到运行结果了:

cd ./build/bin
cat demo.xy | ./xy-complier

来测试,输出如下:

...

define internal i64 @mult(i64 %a1, i64 %b2) {
entry:
  %a = alloca i64
  %0 = load i64, i64* %a
  store i64 %a1, i64* %a
  %b = alloca i64
  %1 = load i64, i64* %b
  store i64 %b2, i64* %b
  %2 = load i64, i64* %b
  %3 = load i64, i64* %a
  %4 = mul i64 %3, %2
  ret i64 %4
}
Running code:
11
Exiting...

可以看到最后正确输出了期望的结果,至此我们简单的编译器就完成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