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hart实现的堆排序的本地动态演示网页。
该项目直接clone后打开html即可使用。
灰色区域为正在排序的堆,绿色区域是已经排序好的每次取出的堆顶元素
- 输入一组数字。
- 可视化该数字对应的堆。
- 对该组数字进行堆排序,现实从小到大的结果。
- 对堆排序过程中的每一次调整都进行可视化。
- 可视化显示堆排序过程中被输出的堆顶元素。
- 可以反复进行排序。
堆排序的输入是一份数组,而后依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将数组的的数字以此放到完全二叉树中,而后进行调整。
其中关键的一步调整为最大堆调整,函数如下:
将start作为父节点,然后与左右2个子节点(如果有的话)中的最大值比较,如果父节点更大,那么就结束,而如果子节点更大,那么就交换父节点和该子节点的值,而后将该子节点当做父节点,继续向下看,直到父节点的值大于2个子节点的值或者达到叶子节点。
而后在堆排序的过程中,首先从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对其进行最大堆调整,而后继续往前,直到将前面所有的节点都调整完毕。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最大堆,最大值在堆顶。而后将这个在堆顶的最大值与数组的最后一个值进行交换,同时将整个数组的需要遍历的长度-1,即将这个最大值排除在了数组之外,再对新交换来的堆顶元素进行最大堆调整,因为调整完后父节点总是大于2个子节点,故调整完毕后最大值还是在堆顶,而后进行同样的交换操作,直到需要遍历的长度为0。这样数组中就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序的数值了。而为了后续的可视化,我们还记录每一步调整的结果,放入到函数如下:
这里使用的可视化工具为Apache Echarts库中的关系图部分。它可以通过js控制,很方便地在网页中实现可视化。关系图的效果如下:
1.输入节点个数
2.输入节点数据
3.如果有需要输入每一次动画停留的时间,若不输入则默认2s
4.点击开始排序按钮,进行排序
5.观察等待排序结果